各院部党委、学生党总支:
2010届毕业生即将离校,为做好毕业生党员离校前有关材料的整理衔接以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关于毕业生党员材料的整理衔接工作
1、做好毕业生预备党员的审查和材料整理工作
对于离校前预备期满的毕业生预备党员,所属党支部要及时讨论其转正问题,各院部党委、学生党总支要及时履行审查审批和备案手续,不得延误。
对于离校前尚未到期转正的毕业生预备党员,所在党支部应认真填写《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说明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期间的思想、政治情况和现实表现,以作为接收单位党组织对其进行考察、转正的依据。
2、做好毕业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材料的归档工作
各院部党委、学生党总支要指定专人做好毕业生党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归档材料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发展党员必备材料(包括:入党自传、征求群众意见原始记录、团支部推优入党表、发展党员公示登记表、政审报告、入党申请书及外调或证明材料)、入党志愿书、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入党转正申请报告、教育考察材料、思想汇报等。
为便于接收单位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有关党组织应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形成书面材料,连同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等一并归入本人档案。
对于在校期间递交过入党申请书,但尚未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包括原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因故调整)的毕业生,各级党组织也应负责将他们的入党申请书等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在毕业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和转移过程中,要认真办理登记和交接手续,确保档案材料安全、顺利和完整转移。
二、关于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今年,我校毕业生党员有3500多人,其接收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院部党委应对此要高度重视,责任到人,确保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按时、顺利完成。
1、毕业班党支部、辅导员需落实的工作
(1)利用电子党务系统进行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集中培训。
为使大家熟悉掌握操作流程,组织部将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培训会。具体安排:东营校区,6月18日(星期五)下午4:00东配楼二层视频会议室(财务处财务核算中心楼上);青岛校区,6月18日(星期五)下午4:00讲堂群西环301(与东营校区同步视频)。要求各毕业班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二级党委秘书、党建信息员及电子党务系统信息员等有关人员准时参加培训。
(2)准确及时地汇总毕业生党员有关情况。组织关系转移所需信息全部以电子党务系统中的数据为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字段:姓名、年龄、民族、党员类型、身份证号码、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所在地区、隶属上级党组织、党员的手机、E-mail、家庭固定电话以及毕业年度等。请及时、准确地修改和维护好以上字段数据,尤其是“毕业年度”一定要准确、可靠,否则将影响转移的整体工作。
党员类型分正式、预备两种。对尚未审批的毕业生预备党员,应抓紧审批,并将电子党务系统中的预审党员信息及时转为预备党员,对已经转为正式党员但在电子党务系统中尚未修改、仍显示“预备”的,系统将在该记录前显示黄色问号,应及时修改党员类型,否则将影响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打印。
接收单位以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分配数据库中单位名称为准(未落实单位、户口档案转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党员除外)。对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要确认其所考取学校的名称。考取我校研究生的接收单位统一填写为“考取研究生”。
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分省外、省内校外、校内三种情况填写。省外指接收单位在山东省以外;省内校外指接收单位在山东省境内(石油大学除外);校内指留校工作、考取本校研究生、专升本的。
隶属上级党组织是指有接转组织关系权限的、接收单位隶属的上级党组织。例如一名转入复旦大学的毕业生党员,其所持转出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抬头不能是“中共复旦大学党委组织部”,而应是“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毕业生接收单位的隶属上级党组织名称请参照《毕业生党员接收单位及其隶属上级党组织名称目录》(见附件一)。对于部分接收单位隶属关系变更或缺少单位信息的,为准确起见,应要求毕业生党员本人向接收单位验证“隶属上级党组织”的准确名称。如果接收单位不清楚的(如部分私营企业),则应与当地县级以上组织部门联系确认。对考取我校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其接收单位“隶属上级党组织”为要就读的学院党委,如考取我校资源学院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其接收单位为“考取研究生”,其隶属上级党组织为“资源学院党委”。
(3)录入与核对毕业生党员信息。请下载使用新版党员信息管理系统(2008-06-12版)。各院部要组织责任心强、熟悉毕业生党员情况的人员,按要求认真输入毕业生党员的相关信息。信息录入完成后,打印《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由毕业生党员本人逐一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后签字,交由各院部留存备案。毕业生党员信息维护好后由毕业生辅导员电话告知组织部有关人员统一进行审查,并分配组织关系介绍信编号。
(4)打印组织关系介绍信。分配组织关系介绍信编号后,由各院部按照“接收单位所在地区”统一分类打印组织关系介绍信。“接收单位所在地区”为省外的打印“省高校工委介绍信”;“接收单位所在地区”为省内校外和校内的打印“学校介绍信”,并按照《各教学院部以学校组织部落款的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编号分配及盖章时间安排》(见附件二)到组织部盖章(接收单位为省外的,由各院部打印后交组织部统一到省委高校工委盖章)。
(5)分发组织关系介绍信。组织关系介绍信盖章后,各院部要及时分发到毕业生党员本人手中,并经毕业生党员本人再次检查核对其中所填项目是否正确,确保无误后由本人签字,并在分发结束后将签字登记表报组织部备案。
(6)修改电子党务系统中毕业班党支部及党员信息。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结束后,各院部党委、党总支要统一在下学期9月10日前及时整理本院部学生党员数据库(按照党员减少的不同类型逐个选择减少,不要删除)。
2、组织关系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对于未落实工作单位、户口档案转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党员,其组织关系最好转至毕业生党员父母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或各地人才服务中心党组织(接收单位写父母所在单位、村庄或各地人才服务中心)。学校不保留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目前,电子党务系统中仍有极个别学院一两个往届毕业生党员在“暂落学校党支部”中,请该学院党组织本着对毕业生党员政治生命负责的态度,及时与该支部中的毕业生党员联系,尽快转走该部分学生的组织关系,联系不上的,按照党章要求视其自行脱党。
(2)组织关系介绍信应由毕业生党员本人携带,不得由他人代办。到达接收单位后,切记及时将组织关系介绍信交给接收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并及时督促其在一个月内将介绍信回执联邮寄或传真到毕业生党员毕业前所在教学院部党委。对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转接组织关系的,介绍信作废。
(3)接收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本人应与当地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或行业主管党组织(即:介绍信抬头所填党组织)反映情况并落实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切勿把介绍信长期存放自己手里,成为“口袋党员”而不落组织关系。特别是毕业生预备党员,到单位要涉及转正问题,若不及时转落组织关系将耽误转正。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视同自行脱党。对由本人带来的一系列党员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如预备党员转正、组织关系丢失等,学校不予负责。
(4)各院部党组织要重视和加强对未到接收地(单位)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的毕业生党员的管理,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接转组织关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将毕业生党员“回执联”返回情况录入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回执联”对应粘贴在该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上,待所有毕业生党员“回执联”返回后,一并与存根报党委组织部存档。对于逾期一个月仍未返回回执的,要及时与毕业生党员接收地(单位)党组织或其本人联系,督促接收地(单位)党组织及时返回回执。
(5)需要改派单位或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写有误的毕业生党员,应携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介绍信和原开具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介绍信开写有误的只需携带原开具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所在学院办理新的介绍信(组织部届时将把“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母本下发各院部)。各院部党组织要将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中毕业生党员改派后的“接收单位”、“接收单位上级党组织”以及“接收单位所在区域”等信息及时修改保存后,方可为毕业生党员出具新的介绍信。
(6)对于组织关系接转的后期工作,如毕业生党员改派或介绍信开写错误重开、介绍信回执的接收以及回执信息的录入等工作,各院部党组织要指定专人负责,并于6月25日前将相关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发电子版至组织部:zzbbg@upc.edu.cn。同时,还没有送回2009年发给各院部用于2009届毕业生党员中改派、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写错误重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专用母本的,请及时送回。
各院部党委、学生党总支要在开展毕业生教育的同时,对毕业生党员进行组织观念教育,向其介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的程序和要求(可参考附件三),传达上级和我校关于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每一名毕业生党员,特别是未就业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以确保毕业生党员都能及时编入党的组织,得到有效管理和监督。
其它未尽及不明事宜请及时与党委组织部联系。电话:(0546)8392145,(0532)86981893;
联系人:温胜利,张希秋。
党委组织部
二○一○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一:《毕业生党员接收单位及其隶属上级党组织名称目录》名称目录.doc
附件二:《各教学院部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编号分配及盖章时间安排》时间安排(附表二).doc
附件三:《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的参考依据及程序举例》参考依据及程序举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