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抗战老兵潘凤柱交谈

与老人杨同珍、张守敬路边交谈

与徐本湖老人交流

采访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9日电(通讯员 李宋杰)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为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抗战时代的回顾了解,关爱关注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纬天下”实践队在青岛市黄岛区胶南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调查反馈已值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养老问题。
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走访分为走访老兵、采访当地村委(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民政局负责人采访两个环节。
根据青岛市黄岛区提供的抗战老兵基本信息,该实践队成员坐城乡公交车累计辗转300余站、共采访14位抗战老兵,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及做了老兵生活状况调研。“与每一位抗战老兵的交流都是一段烽火连天的沧桑岁月再现,一路走访下来让实践队成员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为徐本湖的87岁老人。”一位团队成员说道。
徐本湖,曾参与国内抗日、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任我党156旅少尉后因伤复员回家,现居青岛市黄岛区高峪村。“那时候国家正准备解放台湾,结果抗美援朝爆发,我们32军95师直接在南方调往东北战场,那时候战争紧迫,我们连夜步行赶路,正是十月,从南方往北方赶连衣服都来不及换,那种冷这辈子也忘不了。”忆及当年,他陷入长久的回忆。
“爷爷,您还存着勋章之类能够留作念想的东西吗?”“没有了,那个年代,东西不好留啊。”尽管老人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但言谈之中透露出的惋惜却不难察觉。
之后,实践队成员与老人就每月享受补贴待遇、日常生活自理、医疗保障等问题进行交流。
“爷爷您孩子什么时候回来看您一趟?”“哎,不大回来,太远了,又忙,就我和你奶奶两个人相互照应着。”据了解,老兵基本无人照看并缺乏与其他老兵的联系、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兵晚年生活的确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政府对于抗战老兵的日益重视,其中养老抚恤金的逐年攀升就是最为直接的体现。黄岛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地依据“伤残等级不同,待遇不同”的落实标准,给当地老兵提供资助。队员们从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抗战老兵亲属对相关优待政策了解不多,抗战老兵缺乏精神关怀。
目前,全国健在的抗战老兵约2万人,平均年龄90岁以上,大部分获得了定期资助、生活在农村,条件艰苦。走访完抗战老兵后,“经纬天下”实践队还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反馈意见,尽可能的给抗战老兵送去关怀和资助,推动红色文化传播的同时,进一步为老兵的晚年生活待遇献一份绵薄之力。
中国青年网(2015年7月29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走访抗战老兵调研:夕阳虽美,已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