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的牛羊肉、雪白的活鹅鸭,花花衣衫的妇女们往返穿梭……”朗朗上口,忽然好像就回到了那么一个中午,和妈妈从县医院出来赶县城最后的“早市”,妈妈走进色彩斑斓的“早市”里,寻找着需要的食材,我站在几步远的地方为这一刻拍下一张极富烟火气息的浮生图。真真如同吴冠中《早市》里写的那样,“构成一幅热热闹闹的画图”。
他写曼谷的水上集市,“小船里又冒起炊烟,正现煮现卖活鱼虾。”我忽然想起《闰土》里煮毛豆的场景,又想起一部小说里讲到的江南水乡上船夫端上的一盘刚煮好的辣子鱼。“房舍临河,河上多桥”又仿佛不再是在曼谷,好像是在婺源的某一个街道,杭州的某一处,似乎还可以联想到古代的才子佳人在河桥上依依惜别抑或是脉脉相对。也许是景总有相似相通之处,不同的可能只是人心里存着的那个及相似的影像罢了。
“她买了两条活鱼,急急忙忙往回走,说她孙子最爱吃鱼,天热怕鱼死,赶紧回去剖杀。”一位老妇人急忙回家的场景跃然纸上,一时觉得这篇《早市》理该是充满了这种尘世烟火气息的,它好像把那些集市里熙熙攘攘的人们的嬉笑怒骂,人生百态皆记录在这么一篇小小的篇幅里。
“满满坐了一排的奶奶们,有长脸、圆脸、白发、秃头、戴眼镜的、带手杖的,她们在休憩中相遇,虽南腔北调,却像老朋友一般亲切相叙,她们在度过了七八十个春秋后的人生旅途相遇,能不是亲密的同路人吗?”老奶奶带着生活留下的印记坐满了一排,唠着家常,叙说着家长里短,也有可能在互相分享着年轻时的疯狂与冒险,她们就坐在那儿。然而如果这段描述就停在这儿,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所以后面还有这么一句,“空中电线上往往栖止着一排排燕子,叽叽喳喳,霎时又飞散,它们路途正遥,并不留恋瞬间的相聚。一排叙说家常往事的奶奶们和一排排叽叽喳喳的燕子,像是一幅画,顷刻就浮现在脑子里,原本是应该一幅极热闹的画面,但是因为燕子总要飞散,忽然涌起一股”枯藤老树昏鸦“的寂寥感,许是总无法接受骤然离散的情景。然而这种场景在江西的客家人村子里也常见,只是更多了份热闹,少了份寂寥。
我是自小在这种场景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不管是在哪个季节,总会让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一种归属感。在江西的客家村子里,常见的是一列一列的瓦房,说是一列,其实是房屋的长度很长。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或者直到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关于客家的建筑好像就是客家土楼,一种圆圆的土围楼。而在江西的客家村子里,有这么一种建筑,它同样是围起来的瓦房,中间设有两个长长的天井,与雨天时走出屋子就是一条长长的石坎,小时候总是要在雨天的晚上走过这条极易被雨水打湿的石坎,从客厅回到卧房。稍大了些才不禁疑惑起来这种建筑为什么建着不算段却极高的屋檐,总有雨水飘落进来。每一列瓦房里都住着两家人,在与我家瓦房不远处的一处瓦房里住着的是我还在初中阶段时年纪最大的老人们,村子里的老老少少都喜欢聚到他们瓦房前面的红石凳上,通常还会在空闲的地方配上一条长长的厚重的木凳,因为人简直是太多了。还很小的时候我常常抱着妈妈的腿,听她们讲一些我懂的、不懂的事情,大部分时候我属于一个旁观者,只有问到我时,会回上几句话。门是高高的石门,两座石凳好像古代大户门前的石狮子,它和旁边的木凳上面通常坐着好多人,用土话述说着村里村外的事情。我家门前的石凳和木凳上也常有人来,这时候作为户主,爸妈就常坐在石凳上或者再从屋里搬出一个小凳子,和村子的叔伯婆婶们开启了“聊天模式”。
“满地都是湿漉漉的鲜活的鱼,有盛在篮里的,有养在盆里的、水桶里的,有扁的、长的、浑圆的,颜色发青、银白、嫩黄……”读到这句时总有一种梦回小学时学排比句时的感觉,过后便是一幅极具画面感的图画,细致入微。也许画家和作家一样,都是在观察,用文字描绘出一幅画面,画家用画笔,作家用钢笔。小说家观察人,画家观察他所画的人或物,就像吴冠中从“看早市,画早市”到“今老矣,不爱物,才发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