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群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坛群英 > 正文
桃李春风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栽
发布时间:2021-02-03 20:19:35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近5年在《SPE Journal》等业内权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ESI高引论文2篇,出版专著2部,苏玉亮在科研道路上所向披靡。而如今,他也凭借卓越的教学能力,获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

春风化雨,各因其材

苏玉亮在面试课题组的学生时,都会了解学生的人生规划、兴趣爱好、学术目标,据此形成独特的培养方案。“每位学生都应该取其长补其短,而不是被千篇一律的‘订单式培养’所埋没。”这是他一直以来秉承的育人原则之一。对于学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时,他采用不同的建议和培养方案。“有些学生非常擅长科研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研究论文,一般情况下我会建议他们读博深造。”他的许多学生在博士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任教。而另一类则担任兼职辅导员或在学生工作方面如鱼得水,这样的管理型人才,苏玉亮会建议他们留校从事行政岗位或去企业任职。面对不同的人才,他站位于更高的视角,制定适合个人的培养方案,为国家、社会培育多方面的人才。

在谈及苏玉亮印象最为深刻的学生时,有这样一位在读研期间做兼职辅导员的学生,他的工作能力很强,学校几近决定将他正式留任。但苏玉亮在对他的指导中认为他具备一流的科研能力,如果他选择学术道路并坚持下去,必定能有独特的突破与造诣。在一番权衡利弊后,这位学生最终听取了苏玉亮的建议。几年前,这位学生作为“光华学者”被引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执教,他对于当年导师所提供的全新就业方向表示十分感激。对于学生的就业去向,苏玉亮一向多加重视,积极考虑学生自身优势,为学生筹划未来,结合自身经历提供建议,对他来说,这是导师应尽的职责,发掘人才,引领人才,造就人才。

亦师亦友,协伴而行

爬山、烧烤、小团建……这些都是苏玉亮所带课题组习以为常的活动。当谈及如何与学生相处时,苏玉亮认为:“现在研究生、博士生压力都很大,本科毕业后的他们既要承载经济负担,还要面临传统式社会就业、婚嫁等方面的社会压力。”因此,在苏玉亮的课题组中,常常能见到他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减少压力的场景。如果遇到性格较为内敛的学生,苏玉亮还会更加主动地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在他亦师亦友的关爱型教学下,他的课题组始终呈现出团结向上的团队面貌。苏玉亮认为:“每位毕业的学生身上都带有导师的影子。”研究生与导师的长期相处,势必会对这位学生日后的行事作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苏玉亮十分重视团队文化的建设与引领,定制团队文化衫、设计团队Logo、为应届毕业生发放纪念品等都进一步巩固了课题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增强其协作力量。

“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多从内心为他们考虑。”苏玉亮一直坚持如此,也正是因为有苏玉亮的带领,其团队拥有更积极向上、乐观和谐的团队文化。

大知闲闲,放眼乾坤

“只要我的学生有意向出国,我全力支持!”苏玉亮格外注重国际化培养,任教期间,有鲁明晶等12位学生先后赴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等多国进行联合培养。苏玉亮解释道,出国深造首先是对自身英语水平的锻炼。在如今国际化的时代,英语能力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其次是一种学术上的联络,国外交流经历会为未来国内外很多科研项目的合作打下夯实基础;最关键的还是去感受国外不一样的科研视野,利用国外更加健全的国际化平台,与更多学术翘楚接触,借助时间与空间优势参与到更多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去。

对于学生,苏玉亮希望他们的学术广度不止于国内;对于自身,苏玉亮也不希望自己止步于此。他坚信:“作为导师,要坚持提高自己,让自己的学术水平、行业影响力都不断进步。”不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无形中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苏玉亮在教学育人的道路上硕果累累,秉持因材施教、亦师亦友、步入国际的育人理念,启发学生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行业人才。

【 作者:马祥艺 郑宇帆 来自:石油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胡婉琪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