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教授
“他在同事、学生中口碑很好,经常看到他指导学生分析论文亮点、提炼研究思路。他还虚心向课程组老教师请教教学技巧,践行导师责任,并取得突出成绩。”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支部书记丁传芹这样评价他。他就是化工系特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冯翔。从2015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至今,他一直在慢慢积累,从师资博士后到讲师,到后来的特任教授,再到现在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他在见证学生成长过程的同时,学生们也见证了他的改变。
收获支持,不断突破个人“吉尼斯”
中国化工学会于1999年设立“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该奖项的设立旨在纪念侯德榜先生一生为化工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并激励培养优秀化工科技人才、助推科技精英脱颖而出。但是一项成绩的获得却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对刚刚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冯翔亦是如此。初来石油大学的冯翔遇到了很多困难:教学方面零经验、工作环境的不熟悉、新城市的陌生感、新科研团队是否能融入、研究方向如何拓展等等。幸运的是,冯翔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化工系的气氛非常融洽也非常团结,老师们对我都十分亲切。在教学方面,化工系教授张孔远老师指导了我很多,使得我在化工工艺学这门亟需化工现场经验的课程当中能逐渐熟悉起来。”冯翔在谈到此次经历时说道。
此后,冯翔遇到了博士后导师——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杨朝合。杨朝合教授不仅在学术与科研设备上给予指导,也在为人处事等方面提供意见,这让冯翔对科研的热情和投入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化工系的老师们都在辛勤付出,为学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的力量也一直感染着我。”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冯翔感觉自己“干劲”十足。
在第25届国际化学反应工程大会上,冯翔荣获Gianni Astarita青年学者奖,他是亚洲的唯一入选者。“我的研究方向是催化反应工程,与大会非常契合,因此在了解到大会有该奖项时便开始十分关注。”冯翔说道。在准备评比的日子里,他凝练研究方向、整理工作特色、与专家进行讨论并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最终他的努力在评审环节得到了肯定。当谈到收到入选消息后的感受时,冯翔如是说:“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受到了校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自己一直的努力得到了收获。”其实成绩都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拼搏来的,不仅仅是冯翔所说的幸运,更是因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称号只属于过去,未来需要更加努力
昨天,冯翔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明天,他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还应强化培养学生的能力。“自己毕业五年了,但总感觉培养学生的经验不足,所以我经常思考自己怎么才能做的更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去做科研,让我变成‘协作者’。”这是冯翔一直以来所思考的,也是他为自己将来工作立下的新目标。为此,他的愿望便是在这五年聘期里,能和学生一起努力,收获令彼此满意的答案。
为增强自己培养学生的能力,冯翔经常去借鉴校内外一些优秀老师的经验;为更好地推动本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他推进育人与立德相结合的方法。冯翔以身作则,在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我心目中,冯翔老师是一位德才兼备、平易近人的青年才俊。在学术上,冯翔老师目光长远,格局广大,密切关注最新学术前沿动态,具有完整且丰富的学术技能。在生活中,冯翔老师关怀学生,平易近人,热心解决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化工学院在读博士生林栋认为冯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老师。
在课堂上,冯翔会同学生们谈当前国内外各类化工反应的趣闻以及新进展,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其说他是我们的老师,不如说他是我们的朋友。”化工学院博士生宋钊宁与陈兆辉一致说道导师冯翔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使冯翔的评教分数连续三年都接近95。
未来,冯翔也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规划。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将持续深化“大思政”格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深挖科研特色,他将紧紧围绕重质油品转化领域中烯烃衍生及高值化的研究体系,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助推烯烃衍生及高值化催化剂理性设计及工业化进程。他坚信:尽管困难重重,但“化工人”必定会将石油精神传承下去,打造石大化工的专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