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文苑 > 正文
萧条冷落又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19-01-05 17:06:02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最开始读《活着》,除了一堆眼泪和随之而来的头疼,我的唯一印象是——都死光了,但是唯独福贵活了下了。他就像处在风平浪静的台风眼,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

我想,这种活着,对福贵来说应该是一种折磨吧。

但是,福贵并没有“丧”。他还是一直活着,一直过着辛辛苦苦却又平平淡淡的日子。我想,这就是余华想向我们展示的“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每每读完《活着》,我都会问自己,什么是“活着”?难道一天一天的过下去就是活着吗?在这以前,要是谁和我讨论活着的意义,说出这么一个答案,我一定会拿一堆冠冕堂皇的话来反驳他。

但是,现在我想,活着就是一天一天的过日子。

想想福贵的一辈子,富贵过,潦倒过,快乐过也伤心过,希望燃起过也绝望过。但是他都没有去寻过“死”。他把家产败光的时候,想过寻死,但这个时候的“死”也只是“找个法子跟自己赌气”。

福贵,一直想活着,或者说,福贵的家人也都在拼命的活着。

我不想说福贵坚强,但是他这种类似小强的精神,着实激起我一身鸡皮疙瘩。

无论是第几遍读《活着》,我都会流泪,甚至到几个节点,还要放下书缓一缓,才可以有力气继续读。

余华近乎荒谬地把所有我们能够想想的伤痛都扔给了福贵。

从最开始,怨福贵到后来可怜福贵,我想我是怀着一颗怜悯心的。以至于,还会暗暗地骂余华几句。

直到再读《活着》,看到余华自序里那一句

“人类是无法接受太多真实的。”

我突然就说不出话了。这个故事悲惨,悲惨到电影改版的时候要删去几段痛苦,但这何尝不是我们不能接受的真实。

余华撕开我们通常认知中的“真善美”,撕开“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教条,给福贵一段有一段的痛苦,大概是想让我们懂得,活着哪怕没有希望没有运气没有任何盼头的活着,只要活着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如果只是把《活着》看作是凸显任性坚强的励志文学,或者看作是对社会的职责和控诉,都是不合适的,都降低了《活着》的价值。

《活着》就是一个人是一个家想活下来的故事,它脆弱却坚韧,平静却汹涌。

待我缓过来,想再读《活着》。

【 作者:肖文凤 来自:文学院  责任编辑:宋伟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