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岛讲坛 > 正文
【黄岛讲坛(第3期)】高德利院士讲述能源绿色发展与油气工程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17-05-08 08:50:29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报告会现场 杨安摄影

高德利院士讲述能源绿色发展与油气工程科技创新 杨安摄影

【本站讯】5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油气工程专家高德利教授做客第三期“黄岛讲坛”,为师生讲解能源绿色发展与油气工程科技创新问题。副校长李兆敏主持讲坛,300余名师生听取报告。

高德利以全球可利用能源现状引入主题,从能源低碳化与绿色发展、剩余油气勘探开发难题、页岩革命与天然气时代以及复杂油气科技创新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高德利从人类历史上的三次能源革命讲起,分别介绍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与启示。他指出,蒸汽机的大规模投入使用使煤炭成为推动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动力源”,电和内燃机的出现让电力和石油成为主流能源,而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第三次能源革命,则是以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和无碳能源为主要标志。纵观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趋势,天然气将占据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地位。高德利认为,能源革命的本质,“是主体能源的更替或其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且“只有推进能源革命,才能根本上化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

“降本增效,提高采收率是目前石油领域面临的关键性问题”,高德利强调。随着易开发油气资源的减少,今年全球油气资源主要来自500米水深以下的海洋深水区,开采难度更大。他指出我国剩余油气储量多为低渗透、高含水、深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其特点是量大、质差、难开采,对工程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全球油田的平均采收率提高10%,那么全球油田将会增产1万亿桶石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沙漠钻井、深水钻井、极地钻井、复杂井工程等多项技术的成型,也将为剩余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高德利随后介绍了页岩革命与天然气时代的来临。通过对美国页岩气发展历程和产量增长趋势分析,指出其理论准备与技术攻关历经近30年,水平井、多段压裂、工厂化作业等技术与手段日趋成熟,才有了近十年的飞速发展,俨然一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他以我国渤海油田的“优快精神”为例,指明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北美页岩气的指数型增长,不仅让美国摆脱了高度能源依赖,也推动了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比我国的页岩气产业,高德利分析,虽然我国页岩气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在四川盆地建立3个页岩气生产示范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全国城镇天然气管网不断成熟,“天然气势必大有发展”,高德利认为天然气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都是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伟大壮举。在谈到钻井问题时,高德利形象地打了个比方:“以前神话故事里,哪吒能够飞天,现在我们神舟飞船实现了,但土行孙的遁地没有实现。”他认为要开发地球中的资源,必须面对“入地、下海”的巨大挑战,因此在油气工程方面的科技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CT微小井眼技术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在老井上运用这种技术,可大大提高采收率。同时,高德利指出,应该大力发展智能钻井,在未来,机器人操作将会成为主流。他特别强调,相比于美国的科技,中国在一些方面确实技术落后,但不能一直落后,“石油公司应当更加关注教授和研究生,因为我们要搞出自己的原创,我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出现土行孙这样的人,想从哪钻就从哪钻。”他对我国油气井创新技术的发展充满希望。

高德利院士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高德利,油气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主任、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第七届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六届工材部咨询专家等。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井下力学与控制工程、定向钻井、井筒完整性及复杂井工程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合作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EI收录160余篇),出版专著6部及主编多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或行业协会科技成果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孙越崎能源大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奖励。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批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又入选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作者:杨安 余果林 赵泽鹏 王子振 刘明 来自:新闻中心 大学生传媒中心 石油工程学院 科技处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汤平如】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