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 杨安摄影
中国科学院陈颙院士作报告 杨安摄影
【本站讯】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颙做客第10期“黄岛讲坛”,向师生介绍了旨在研究建立人工激发地震波发射台、探查地下高精度结构的“地下明灯计划”。副校长操应长主持报告会,400余名师生听取报告。
陈颙结合国家“十三五”期间提出的“深地探测”计划,解读了地震波在地球探测领域的重要性,并就地下结构的精细探测这一科学难题,详细阐述了“地下明灯计划”开展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科研团队从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探讨了在近地表地下探测方面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可能的实际应用。
“地震波能穿透地球,是照亮地球整体结构的明灯。”报告会伊始,陈颙指出,对地震波的分析是现有的认识地球地下结构的重要方式,但天然地震存在不可控,分布不均,盲区较大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人工震源制造微小地震进行地下内部结构探测分析。“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爆破等手段制造强大震源,但这种方法会对近处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陈颙指出,为寻找新的震源,其带领的主动源探测团队进行了大量野外实验,最终在世界上首次将水中激发的气枪震源应用于陆地地壳结构探测和介质变化监测。“水中激发的气枪震源绿色环保且激发地震波的效率高,具有极大的优异性。”
根据陈颙院士的测算,若在全国建立10个固定的气枪发射台,每个台的监测距离能达到1000公里,这一技术就能够覆盖整个中国大陆。他表示,“地下明灯计划”将可能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裂调查、城市地下三维地质图编制、矿山中矿脉追踪等热门领域有广泛应用。“天上有北斗,地下有明灯。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陈颙说。
陈颙结合“地下明灯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师生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锲而不舍,做好小事”,大多数科学研究都会经历“失败-失败-再失败-成功”的反复探索过程,从小事做起,锲而不舍,方能成功;二是“学科交叉,创新源头”,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三是“新型联系,形成团队”,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更需注重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等新型团队的管理,高效、创新地实现科学问题的解决。
讲坛结束后,针对师生们对水体气枪震源具体参数等关心的问题,陈颙一一进行了解答,并展开探讨。“对于‘明灯计划’,我们只是开头,未来的路还很长,青年人终有一天会超越我们,所以我们现在会用一切可能为他们创造条件。”陈颙院士说。
陈颙,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长期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曾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理事长等职,现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