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现在您不能随便出门哦,有啥事我们给你解决。”在山东省齐河县焦庙镇张杨村的村口,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耐心劝阻要出村的老奶奶,满脸学生气的他裹着一件厚厚的军大衣。
他叫张永健,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大一学生,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主动肩负起了村口执勤和防控宣传工作。当大衣执勤照在学校中传开后,大家纷纷称赞“永健,好样的!”还热情地称呼他为“逆行的大衣”。
穿父亲的大衣,开爷爷的叉车
大年初一,张永健报名成为了一名乡镇执勤员。裹着军大衣、带着红袖章,张永健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张杨村路口,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谈起自己的军大衣,张永健自豪地说:“大衣是我父亲的荣誉所得,裹着它,身上是暖的,心也是暖的。”渐渐的,军大衣成了他的标志,劝说村民不要外出,对外来车辆进行劝返,“逆行的大衣”张永健不分白天黑夜,保护着村庄安全。
除了村口站岗,张永健还会开着爷爷的叉车,帮助村里修筑各处进出路口。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如今的驾轻就熟,村里大事小事他都尽可能地搭上一把手,带着祖孙三代人的力量,张永健努力做好“村庄守卫者”。
不要畏惧寒冬,暖春总会来临
执勤期间,食物和热水的供应、执勤人员的及时轮换等等,都是很难把控的事情。得知此事的张永健,利用非执勤时间骑车运送物资,还走访各个路口,收集每位执勤人员的基本信息,帮助村支书安排值班表。“我年轻,就应该多值夜班多承担,很多老党员同志年纪大了,尽量让他们值白天,晒晒太阳,暖暖和和的。”张永健憨憨的笑容上透着熬夜后的疲惫,但热情丝毫未退。
“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张永健说疫情中的执勤让他懂得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愿历此坎坷,山河应无恙,人间皆可安。”
像“逆行的大衣”张永健一样,还有很多积极参与社区、村庄战“疫”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他们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一样,也许不清楚他们是谁,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为了谁。(戴心怡 林之栋)
相关链接:新华网:“逆行的大衣”唱响青春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