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新华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8-11-26 23:54:3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11月25日,首届“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91所高校的220项参赛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西安交通大学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三叶花隔板管壳式换热器”,清华大学的“基于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电二氧化碳转化及制合成气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基于改进的自发成核模型的甲烷气体超声速凝结特性研究”,常州大学的“节尽所能盐无不净:国内领先的高含盐有机废水处理专家”4件作品获得特等奖。

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共青团山东省委指导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承办,是目前全国能源领域创新创业最高级别的竞赛。大赛以“创新、绿色、智慧、未来”为主题,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以深化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着力打造专业性强、权威性高、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全国能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对传统能源提质增效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思想、新技术进行有益探索,增强各能源类高校、专业的互动交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提高能源类人才培养质量。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269所高校、2325支团队、8135名参赛选手、1978件参赛作品报名参加。

大赛划分创新类与创业类作品通道,在现场,节能型城市概念车、太阳能浮岛水体净化装置、新能源预测系统、无电力智慧洗车装置、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一件件创新作品创意十足,这些作品注重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体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重点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很多作品是对传统能源提质增效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思想、新技术的有益探索。

智能决策系统,节能管理系统,精确诊断系统,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新思想……答辩现场,汇聚众多理念先进、前景广阔的创业类作品各自登台一展风采,无论是传统能源的清洁革新还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是用青年智慧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生动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彤彤的参赛作品“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是新能源组别的一个项目,获得了大赛一等奖,“我们这个项目的内容是利用梳式防波堤处的波浪能进行发电,” 王彤彤说近岸港口建设有很多防波堤,目的是为了防止波浪冲刷港口,但是冲击在防波堤上的波浪能量也是很巨大,因此她和团队有了利用这部分能量来进行发电、将其转化为电能供使用的创意,“这样既可以起到防波的作用,还可以发电,一举两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杨杰的作品是关于埋地管道泄漏油品治理污染和修复土壤、地下水的,“系统将治理污染和修复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是之前研究里所没有的,高效、节能、环保。”为了这次比赛,他和团队经常讨论研究到凌晨两三点,但是杨杰说参加比赛就是设定一个目标努力实现的过程,大赛极大促进了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

来自中南大学的郑思洋给予大赛的创意高度评价:“‘能源•智慧•未来’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新的突破,它的接受范围更广,容纳性很强,小到一个节能减排的创新点,大到和国家能源战略相关的创业计划,都能有所展示,给能源类学科学校提供了一个更广大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表示,“大赛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青年学子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平台。参赛学子探索化石能源的形成与分布,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设想和方案,用知识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社会和能源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大赛让青年学者意识到能源的重要,能源与智能结合的重要,以及能源智能和青年学者在人类社会未来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赛指导专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大赛既有利于参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创新能力,又对国家未来能源发展、能源行业变革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探索作用。面对能源行业的大调整和大变革,我们应该提高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积极选择的心态,增强坚持不懈的定力和毅力,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最终走向成功。”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戴彩丽教授认为此次大赛设计的链条比较长、作品涉及面比较广,“创新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大赛给青年学子营造一个更好的能静下心去做的一个氛围,只要这样才能真正把创新的苗子培育好。”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34位权威学者及6位“创青春”、“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评委组成的专家评审团阵容强大。经过初评复评现场答辩等激烈的角逐,西安交通大学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三叶花隔板管壳式换热器”,清华大学的“基于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电二氧化碳转化及制合成气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基于改进的自发成核模型的甲烷气体超声速凝结特性研究”,常州大学的“节尽所能盐无不净:国内领先的高含盐有机废水处理专家”四件作品获得特等奖,分别奖励3万元。上海交通大学的“基于无人机的海洋溢油监测平台”,山东农业大学的“日光温室保温及相变蓄热研究”,南开大学的“基于AI和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系统(以太阳能为例)”,北京大学的“基于LBM与PCM的多孔介质渗透率分布的随机模拟”,重庆大学的“可自供电的低功耗水表智能抄取系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基于超分子作用的表活剂-苯三甲酸体系增粘机理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大豆基生物柴油摩擦磨损行为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青岛启星无损检测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的“云析智造——现代工业仿真分析的云计算平台”,厦门大学的”虹窗基于柔性导电膜的电致变色玻璃”10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分别奖励1万元,另有60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分别奖励5千元。此外还评选出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等奖项。

“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鼓励青年学生融入新工科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用能源的转型升级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届大赛是全国能源领域创新创业最高级别赛事,是对传统能源提质增效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思想、新技术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更好地发掘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增强各能源类高校、专业的互动交流,促进就业与创业相结合,共同营造具有时代和行业特色的良好育人环境。

新华网(2018年11月26日)

相关链接:

新华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举行

【 作者: 来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梁芳 审核:刘积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