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26日电(通讯员 代祖薪 杜燚镜)近几年,网上订餐行业蓬勃发展,伴随着配送的需要,外卖小哥作为新兴社会群体应运而生。
8月22日,为了解社会基层外卖配送人员的生活状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之风实践队走进“饿了么蜂鸟专送”与“美团公司”,近距离接触外卖小哥,深度揭示外卖小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现状。
风雨无阻,公司管理倾情讲解小哥工作现状
实践队首先来到“饿了么蜂鸟专送”万象站点进行专题采访。此时,饿了么蜂鸟专送员工正进行日常的早会。
在酷烈的日光下,身着深蓝色同一工作服的“饿了么蜂鸟专送”骑手整齐地在站点广场上列队,共同听着站点负责人彭伟强调工作规章。
会后,彭伟先生热情的邀请青年实践队队员进入办公室进行访谈。

实践团队和饿了么负责人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燚镜 摄
“公司的规章还是很人性化的,不同时间的配送每单价位也有所浮动,特殊的时间段会有额外的补贴。”负责人彭伟先生笑着说。
据彭伟先生介绍,一般外卖小哥的月薪在6000-10000元之间,“这一行就是谁更努力一些,接到的更单多一些,挣到的钱也就更多一些。”
“我曾看过有外卖小哥入室抢劫的新闻,请问外卖小哥素质的参差与较大的流动性会不会造成新闻上这种情况?”
“我们公司入职都是实名制,而且离职要提前3个月进行申请,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彭先生解释道。
希望不灭,外卖小哥汗水下的微笑璀璨夺目
下午2时30分,实践队来到了金华公寓美团外卖配送人员宿舍,对在职的外卖配送人员进行了专题采访。
美团外卖小哥的宿舍位于金华公寓附近,是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周围杂草丛生,房间潮湿阴暗。天气酷热,然而在这拥挤着6人的十几平米的房间中,甚至连一个风扇都没有。看见实践队员的到来,小哥们热情的招呼了他们。

实践团队和外卖小哥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燚镜 摄
“说实话,这工作挺辛苦的。”在被问到工作情况的时候,王小哥憨厚的挠了挠头,“但是也要想,现在这个社会啊,想要挣点钱,就没有不辛苦的。”
据王小哥介绍,外卖配送人员年龄在18至30岁不等,学历一般在中学或者高中,偶尔有年纪小的是初中学历。外卖配送论单计费,是没有基本工资的。
“那要是一个月都没有单子,那不就是没有工资了?”采访的队员问到。
“不会有接不到单的情况,不接单只能说是自己懒,那挣不到钱也没什么可说的。”王小哥道。外卖配送人员大多都通过专用APP接单,一般情况下外卖配送单都是忙不完的。
在被问到有没有被顾客责备过的时候,王小哥笑着说:“偶尔也有过。不过这些事也是看我们的态度,伸手不打笑脸人嘛,一般情况下顾客是不会太过分的,大家都互相体谅。”
“说实话,我们很感激这份工作,我们没有很好的学历,家里面也穷,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给了我们一个用自己的手挣钱机会,我们真的真的很感激!”在阳光的照耀下,外卖小哥们汗水下的笑容,璀璨夺目闪闪发光!
爱心聚焦,给予风雨下骑行者一份温暖目光
呼啸而过,被时光追赶的骑行者,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隐形齿轮——外卖小哥。他们平凡,在道路上奔驰做着最普通的事情;他们也不平凡,在风雨中用自己的血汗铺就未来的希望。
外卖小哥是社会上的新兴群体,工作与生活上的福利还有许许多多不合理的地方。望我们爱心聚焦,给予这些还不受重视的隐形齿轮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为这些外卖小哥们谋求一份平等的待遇,给予这些风雨下骑行者们一份温暖的目光。
中国青年网(2017年8月26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青岛学子探访外卖小哥:风雨中血汗凝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