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未来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社会实践队:曲艺拜师,传承经典
发布时间:2017-08-27 10:50:52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中国拜师习俗由来已久,由孔子收徒的做法逐渐演化而来。梁启超曾用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来形容老师对徒弟的影响。传统曲艺的拜师习俗传承了百余年,想要学曲艺必须正视拜师,没有师承门户的是不被同行所承认的,这是成为不变的规矩。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拜师礼也加以精简,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归根结底,师承是作艺的资格,艺术是生存的资本,而繁复的拜师程序正是作艺艰辛的开始与缩影。

7月2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守护者实践队前往青岛市气象度假村参加闫承山、陈建民收徒仪式。实践队希望通过观看拜师收徒仪式并采访到曲艺协会会长闫承山老师,了解分析山东快书等传统曲艺发展现状及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拜师仪式由青年相声演员、青岛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刘宗琦主持,国家一级演员王文水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张徐先生等都到场一起见证闫、李两位老师收徒仪式。

谢师收徒仪式上,老师及其妻子端坐于徒弟前面,徒弟站成一排行面向师傅师娘行叩拜之礼,并向师傅师娘献茶。此外,仪式增加了入门弟子向师傅送礼物环节以表敬意。

徒弟丁胜华激动得说作为学习曲艺的传人,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感谢师傅师娘对我的厚爱。在今后的曲艺学习中,望师傅和各位老师多多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我定当改正缺点努力学习。相信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我日后定当对曲艺的创新与发展做出贡献。曲艺传承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曲艺事业发扬光大。

拜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注重尊师重道。拜师礼传承和延续了师道, 徒弟可从拜师礼中发觉到作为传承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不断学习,提升技能,促进曲艺的发展。

各门曲艺收徒不比之前,学徒的人少了。闫承山皱着眉头说,虽然人少,但是师傅收徒不能含糊,门槛只能高不能低。徒弟们该掌握的技能必须熟练,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质变打造基础,中国的曲艺也才有可能得到传承与弘扬。

未来网(2017年8月27日)

相关链接:

未来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社会实践队:曲艺拜师,传承经典

【 作者: 来自:未来网  责任编辑:张明坤 审核:刘积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