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中国青年网:​到乡村去,筑梦乡村繁荣
发布时间:2020-07-22 16:41:0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图为实践队成员攀登参观民宿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峻玲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雨中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弘阳 摄

7月6日至7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Infos先锋调查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西河镇进行调研。调研期间,我们一共走访了分别位于七个村庄的七家民宿,调研路上,我们队员吃了不少苦头,每天都要在盘山公路上颠簸四个小时左右,其中几次调研还遇上了暴雨天气,但是我们依旧觉得这次调研收获很多。

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需要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

在我们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下的脱贫攻坚仅仅是一个开始,虽然农民都已经不再为果腹而烦恼,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年近八十老奶奶一个人从山上抬下装满果子的重担,我们仍然看到年过六十的大爷跟着修路的生产队工作,由小推大,现下的中国乡村里想必仍有许多年过六十的人从事重体力劳动,仍有许多村民靠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看天吃饭。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需要凝聚政府、社会、个人的力量,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在脱贫目标全部达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推动百姓们受到良性循环的益处,也是脱贫的关键所在。

目前,作为在校大学生,对于脱贫,我们能做的看似很少,但其实也不少。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地去了解社会的痛点,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将专业知识融合进社会生活中,将我们所掌握的经济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与社会痛点相结合,从理论出发,结合以实践,为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这条小路上留下许多人的脚印,很多人走出去,却有很少人回来。

在我们走访这七个村落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村中很多年轻人都因为工作、教育大都已经搬到城市居住了,村中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但是,乡村摆脱贫困,走向繁荣更多还是要依靠年轻人的力量。

在采访民宿创始人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很多人就是在自己的事业领域都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却不忘自身的家乡建设,将自己过去积攒的积蓄投入到民宿事业当中来,反哺乡村。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发展,他们还惦念着养育自己的乡村,他们回到乡村之中,助力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叮咚小院民宿的创始人朱权祥,在自身致富的同时,带领村民共同打造品牌民宿并且发展当地相关农副产品产业,助力当地村民脱贫;上舍民宿的创始人李忠豪自主投资为游客提供单车与越野车,真正实现景区、村落与民宿之间的联动,在为顾客提供好的体验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的致富;青庐名舍得创始人姚修青,在已有千万资产的情况下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村书记,自主投资建设民宿与蔬菜大棚,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虽然现下国家已经给予乡村相当的扶持政策,但由于大山深处交通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很多民宿创始人都是自掏腰包搞发展,尽管处于亏损的状态,他们也想通过民宿这一产业来带动家乡各种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把脱贫放在心上的人,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才得以稳步推进。

2020年,是我们国家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意义重大。脱贫攻坚战任务虽重,但是我们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未来,我们也要像村中的那些民宿创始人一样,有情怀、有想法、有行动,真正的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量。(通讯员 刘淑萍 王丽君 刘峻玲)

中国青年网(2020年7月22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到乡村去,筑梦乡村繁荣

【 作者:刘淑萍 王丽君 刘峻玲 来自: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唐京茹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