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舍,是在语文课本里,《济南的冬天》简直像神笔马良的画,想起那些文字,就顿觉一股泉水的热气萦绕身遭,眼里还满是有山有水的老城,在太阳底下晒着,实在感觉惬意。再识老舍,是通过那个在灰暗的老街上来来回回跑着的骆驼祥子,呼吸着文字里带着泥土味儿的空气都觉得压抑,那时候觉得老舍真厉害,写什么像什么。
这几天,好容易读完了《四世同堂》,一种惶恐和悲凉油然而生,小羊圈胡同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觉得陌生又熟悉,说他们陌生,大概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小人物在沦陷的北平城里的颠跛沉浮,亡国奴的面孔下形态各异的心理可叹、可敬、可憎,说他们熟悉,大概是因为市民生活的百态太过真实,小羊圈胡同的每个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我努力地想象着那个深夜,老舍在太平湖边沉思的场景,在经历了沦亡,我们这个民族最深重的灾难后,他对那种国家民族残破的刻骨之痛应该有着及其敏锐的感触,所以,在国家再一次陷入灾难时,他选择孤身一人与命运抗争。每个人都有自己报效祖国的方式,自古就是武死战、文死谏,他用最感性的方式,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对文化最理性的思考。
对于老舍和这部传世经典,我不敢谈论的太多,因为实在觉得冒昧,只想说一点对读书这件事的感悟。
四世同堂这种中国人历来津津乐道的家族文化,虽然造就了中国几千年的安定繁荣,却也成了鲁迅先生说的“劣根性”的罪魁祸首。如果只读这一本书,我可能会像老舍先生一样,带着感性去承受民族文化的伤疤,但是我好像更能理解这种文化的滥觞,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所造就的安土重迁的思想,像黄河河道里沉积的沙子,决定着文化这条大河的走向。因为我实在太钟爱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了。
所以,还是多读点书吧,虽然我越来越觉得我书读的太少,但至少我已经开始对自己习惯百度、动辄谷歌的下意识感到惶恐。前两天,我在准备一份演讲稿的时候,高低想不起来《三字经》里那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我下意识地要去点开百度那个图标的时候,突然发现床边正躺着一本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作品的书,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心有惭愧,这四篇名作我几乎没有读过,连长在嘴边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不过是道听途说来的。
现在我们好像常常能听到人说,读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有啥用啊。是啊,读那些书有什么用,人脑已经进化到不需要记住这些繁琐的文字,而是能创造更多更厉害的人工智能代替人脑去记录你想要记下的东西,智能化的时代,人已经越发地返璞归真,向原始人的生存状态靠近,生存本能驱动人体器官操作工具,解决所需。甚至连我们的学生都把做学霸当成一种戏谑,因为连最简单的运算,都不再需要思考了。
我在某个瞬间试着描绘了一下没有文字和书的生活场景,不觉惊出一身冷汗,满目望去都是网格镂空的人脸,复杂的符号不断变化构成了脸上的表情,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像机器复制的一样精准,甚至连人的出生,都像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又一个鲁迅先生说的“吃人的世界”。原谅我的愚昧,我不过也是这沧海中的一只蚍蜉,但即便如此,我也想做一只会躁动不安的蚍蜉。
多读点书吧,读书不一定能获取知识,却能教会你思考,而会思考,却是人能征服自然的独门秘籍。想起麦克卢汉对媒介的一种有趣的理解,他说媒介也有冷热之分,虽然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说书只作用于一种感官而被认定成热媒介,而且麦克卢汉自己也坦诚冷热媒介的分类本身毫无意义,重要的是,这给研究媒介的人提供了认识媒介的一种思路,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好像在那个思考的过程里,人才变得至高无上。
想来确实如此,古人能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类的佳句信手拈来,我们却只能把《古文观止》当成卖弄的资本。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气。我们不是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么。
多读点书吧,读书不能种花即开,种果立得,却能沉淀在内心,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激起你与眼前世界的共鸣。读书不是为了卖弄与众不同,是为了开阔眼界,修身修心。古往今来,无论是流芳百世的圣贤大哲,还是出将入相的政治精英,甚至武侠江湖里的绝顶高手,都无不把修身修心视为完美的生存法则,把以无为有视为登峰造极的最高境界。读书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也不足以让你功成名就,但获取知识、学会思考的那个过程,却能让你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加缪说,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是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就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好像在读书这件事上,每个人都能做西西弗斯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