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石工学院副院长冯其红教授从教16年来,不仅在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而且积极承担学院工会主席等社会工作,以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甘于奉献的品格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学校近5年的年度考核中,他4次考核为优秀,先后2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1次被评为校师德标兵,2007年12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8年被授予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标兵荣誉称号……今年“五四”前夕,他被评为我校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其红表示:“品行对于一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学识高低姑且不论,但人品一定要端正。否则,其学识再高,也不会被学生认可。”
成为一名教师,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一直是冯其红的梦想。他告诉记者,早在初中时,自己就一直想报考中等师范学校;高考时,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成行。1989年,他被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专业录取。
1993年,刚刚毕业的冯其红被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并留校任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冯其红看来,具有较高的授课艺术、广博的知识、在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一名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端正的人品、坦荡的胸襟。因此,他在工作中始终没有忘记,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刚刚毕业的冯其红非常繁忙———他要一边听课,一边教学,一边搞科研。但是,他从未因此有丝毫放松。熟悉冯其红的人都知道,在他眼里没有周末,只有星期六和“星期七”,他几乎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同时,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研究生每周作一次小汇报,每月一次正式汇报;在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他依然兢兢业业,要求本科生在正式论文阶段每周作一次汇报,以便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给予学生充分指导。
冯其红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从教以来,他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油藏工程”、“油层物理及采油”等主干课程,并开设了“石油工程概论”、“专业英语”、“VB语言”等选修课,年均教学在170学时以上。同时,他积极承担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带领生产实习12次、认识实习5次、石油工程综合设计9次、毕业设计15届61人。自2003年起,他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等油藏”、“现代地质及油气藏工程”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18人,在读14人;指导工程硕士11人,毕业6人;另外,他还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其中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冯其红还积极参与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主持校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与其他教改项目2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2篇,其中1篇获得校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尤其是在“油藏工程”教学中,他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更新完善、课堂形象和课下交流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深受学生欢迎。同时,他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摸索出的课上、课间、课后“三课”立体教书育人新模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冯其红作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油藏工程”课程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研究生教材《高等油藏工程》,参与的教改项目“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改革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获得校教改项目一等奖。
冯其红在科学研究上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2项,参与国家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国家项目4项,负责省部项目12项、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他先后获得厅局以上科技奖励40余次,其中省部奖励8项(4项排名第一)、厅局一等奖10项,并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39篇,其中第一作者26篇;编写研究生规划教材1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
多年来,冯其红始终致力于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的交叉研究,积极探索油田高含水期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其多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他在区块整体调剖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石油和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深部调驱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2008年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开展的采油工程措施效果预测及规划方法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7年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冯其红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目前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到我国各大油田,各项技术累计增油59.5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52亿元,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作出了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