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群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坛群英 > 正文
名师有道——访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资源学院蒋有录教授
发布时间:2008-09-22 22:09:58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蒋有录(右二)在辅导研究生 摄影:陈峰

9月10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第四届高校教学名师汇聚一堂,共话名师之道,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蒋有录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9月16日,记者采访了刚从北京领奖归来的蒋有录教授。提及近27年的教师生涯,他感慨良多……

“作为教师,要舍得在教学上下功夫”

自从1982年1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以来,蒋有录始终立足三尺讲台,在教学一线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从做助教开始,蒋有录就潜心教学工作,对教学各环节的工作精益求精。1990年,在经历多年的教学磨练后,他开始主讲被称为本专业“看家课”的专业主干课程“石油地质学”。尽管课前已做了充分准备,但一进课堂,他从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和迫切的求知眼神里看到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还是顿时感觉肩上沉甸甸的,暗下决心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讲好这门大课。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作为教师,要舍得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讲好每一堂课,并对教学各环节的工作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也才能体会到人才培养的成就感。如果由于投入不足而教不好,那就是误人子弟。”他告诉记者。

二十多年来,蒋有录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他多次讲授“石油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石油地质勘探概论”、“学科前沿知识讲座”、“专业英语阅读”等5门本科生课程和“高等石油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 “现代油气成藏理论”、“油气勘探理论与方法”等4门研究生课程,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身为博导的他工作事务繁重,但每年仍超额完成教学任务。蒋有录教授的授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富有感召力,在学校组织的历次学生评教活动中,他的课堂效果均被评为优秀。他还多次给青年教师讲授示范课,主讲的“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是学校的示范课堂。

蒋有录教授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运用。他主持了多项省部和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主编出版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先后发表“略谈讲好一堂课”、“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授课质量”等教学研究论文10篇,主持开发了多个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模型。同时,作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负责人和山东省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他与本学科的老师们一起,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建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为高素质油气勘探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他主持建设的“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是目前国内同类课程中惟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他主持研制的各类圈闭及油气藏实验教学模型,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

鉴于他的突出业绩,蒋有录在1994年就获得了我校教师教学成就最高奖——首届石油大学(华东)胜利石油育才奖;2002年,他被评为校级劳动模范;2006年,他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获得了国家教学名师奖。

“为人师表以德为先,以业为上,以人为本,以苦为乐”

对于为师、为人之道,蒋有录教授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人师表以德为先,淡泊名利,才能激励学生报效国家、专心治学;为人师表以业为上,精益求精,才能带领学生敢于挑战、不断创新;为人师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充分发展;为人师表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才能鼓舞学生勇挑重担、无私奉献。”

“以德为先,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言传身教,教育他们怎样做人。”蒋有录解释说。曾跟随蒋有录教授攻读硕士学位的2008级博士生刘景东清楚地记得,蒋老师经常对他们说三句话:“我们出来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每次出差,蒋老师都提醒随行的学生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要重视它”——每次研究生集体汇报项目进展时,蒋老师都提醒他们“态度决定一切”;“在学校犯了错误尚可以原谅,但在社会上犯了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当有人犯了错误,蒋老师都提醒他们“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蒋有录教授的“以业为上”和精益求精,曾跟随他先后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资源学院青年教师刘华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她告诉记者,2003年3月初,她撰写的毕业论文初稿“东营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交给导师蒋有录教授审阅。近十万字的论文交上去后,在不到2天的时间里竟然被蒋老师改得几乎每一页都面目全非,错别字乃至不正确的标点符号也“无一漏网”,她内心感到十分震撼……在此后3个月的时间里,刘华的论文先后被“动了5次大手术”,直至答辩并最终提交论文。该论文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

在学业上对学生近乎苛刻的蒋有录教授在生活中却显得和蔼可亲,他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安排每个研究生的工作,激励学生发奋努力,因而深受学生的爱戴。据资源学院党委书记王德钊介绍,蒋有录教授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经常劝慰一些思想有波动的学生并与他们保持邮件联系。今年中秋,蒋有录教授邀请了一些无法回家的同学到家里做客,并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吃月饼、拉家常,让学生们倍感家的温暖。

他勤奋敬业,热爱自己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苦为乐,并教育学生献身石油事业。每年都要给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上一堂专业教育课,用石油人艰苦创业,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奋力拼搏的精神,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献身事业,以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为己任,很多学生都把这堂课定义为“改变人生的一堂课”。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教学成就斐然的蒋有录教授在科研上同样硕果累累。他长期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方面的科学研究,是“油气地质与勘探”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近年来,他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多项重要横向课题,在油气成藏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尤其在油气成藏模式、天然气成藏、含油气系统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获得科研奖13项,其中部级奖3项。他主持完成的“东辛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陆相断陷盆地特色的复式油气聚集理论,成果应用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完成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重大攻关项目“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他还在《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科学》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6篇;合作出版《典型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模式》等专著2部,以第一译者出版《石油勘探、钻井和开采地质学》译著1部。

对于目前重科研还是重教学的争论,蒋有录教授认为:“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教学,但科研也不能偏废,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教学的基础理论支持,科研很难做深做精;没有科研成果的加入,教学也很难拥有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

刘景东的话验证了蒋有录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听蒋老师的课往往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他常常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有广度又有深度,因此他的课有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蒋有录教授天天早出晚归,醉心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几乎没有节假日。当记者问及,在当前许多人追求舒适、享受生活,在外人看来他这种近乎“苦行僧”似的生活是否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时,蒋有录教授引用王选院士生前的一句话作了很好的注脚:“一个人要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然要失掉常人能够享受的很多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不少乐趣。”

【 作者:新闻中心:陈峰 来自: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