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研生涯已经过去一年,对我来说,这一年是收获独立和成长的一年,是享受科研美好和知识力量的一年。感谢目前拥有的一切,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希友和师母陈艳丽。
相逢是缘,陈艳丽老师是我本科的无机化学实验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入陈老师课题组学习,从大学生训练计划到毕业论文,在陈老师课题组学习的两年,占据了我大学生活的一半。陈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而当我面对挫折时,陈老师的安慰和鼓励又让我重拾了信心,勇敢面对。我的大学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和精彩,更重要的是我坚定了考研继续深造的决心。在陈老师的推荐下,我进入了李希友老师课题组,正式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初识李老师,就发现李老师话不多,但句句都能直达要点,严谨是老师的代名词。与此同时,老师有十多年博士后经历,从香港到英国、德国,再到美国,最终回到故乡山东。李老师敢于创新,敢于抛弃过往的陈旧领域,也敢于开拓新的领域;敢做时代热点,也敢做目前的冷门。“做出自己的特色”,是李老师常说的话。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我何其幸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论文选题时,与李老师的多次交流与互动,如同我被指引着一步一步走向有光的地方,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开学伊始的一个早晨,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向李老师办公室。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让我对我的老师充满敬畏。这一次来找老师的目的,是想要老师给我一个“课题”,从此正式进入实验室开始做实验。然而,与我想象的不同,李老师并没有只给我一个化合物让我合成,而是给了我一篇SCI一区的英文文献,同时阐明了我课题的大方向——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化。与师兄师姐们做的课题“单线态裂分”不同,我的课题相当于他们课题的逆过程。我看到老师给的英文文献头大了好几圈,要知道之前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光学知识匮乏的我一下子就看高水平的英文文献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与师兄师姐们做的有所不同,我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就在我苦恼的时候,老师却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一定要先把基础打牢,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设计规划你的课题。”我一听更加忐忑了,老师竟然要让我自己设计课题?虽有疑问,我还是照着老师的叮嘱从基础知识学起,先看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而后再看老师给的英文文献。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后盾,再加上逐字逐句的理解翻译,英文文献的大致中心思想有所了解,在这之后我又查找了两篇与此文章相似的英文文献进行了自主学习。
一个多星期之后,我再次来到老师办公室。这次算是有备而来,我把看过的文献整理成PPT,老师耐心地问了我每篇文献理解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又询问了我的想法。两篇文献代表了经典的两种研究方向,幸运的是,我所查到的第一篇文献——共价键连接的分子内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化与老师想要我做的课题方向不谋而合,第一次感受到与老师的默契,我心中充满了欣喜,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老师交流起来也不再像上一次那样没有底气了。“这样,你回去接着查分子内上转化的相关文献,查查看有没有跟我们的想法相似的,尽快再来找我。”得到老师的进一步指令,我充满了干劲儿,一头扎进了文献的查找和阅读中。这一次,方向更加明确,查到的资料都是与我未来的课题息息相关的。就在计划第三次找老师的前一天,在一篇文献的启发下,终于有了自己的思路,我激动不已。第三次找老师,我提出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下一步,就要开始合成了。老师又给我了另一个目标——规划化合物合成的路线和具体实验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学会了使用scifinder查找相关化合物的合成过程。第四次找老师,带着规划好的路线图。老师教我如何能实现合成的简单化,分步合成是很有效的方法,从A、B共同组成C的过程远比从A到C的长步骤过程简单许多。改进过程的阶段,我学会了灵活运用化学反应组成目标化合物,为简化合成打好了基础。最终,我的课题得以确定。
在这短短的三周里,在老师给的压力下,我得到了快速地成长。查找文献、阅读文献、设计化合物、规划合成路线,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整套的确定课题的方法。相比于被动地接受一个课题,我所花费的时间可能多了一些,但是未来在这个课题上的动力也是被动接受者无法比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感到这个过程中李老师的良苦用心,作为他的学生我何其幸运。我能表达的感谢实在有限,只能在未来的两年,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报答两位老师对我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