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黛君老师,外国语学院众多师生称她为心中的“白月光”,三尺讲台数十载,艰苦环境创新篇,她勤勉奋进,功不唐捐,从教大学外语教学41年,她将一生献给了党和教育事业,她是学生们的引路人,是外语事业的开拓者。
艰苦岁月,用顽强意志浇灌未来之花
王黛君老师的童年并不快乐,在她的自述中,童年是凄凉、暗淡的。“我的出身不好,以前作为‘黑五类’在文化大革命里被专政,知识分子的身份也让我被称作‘臭老九’”,王黛君老师在采访中提到。中学毕业时国家解放,父母将创办的俊民小学校产移交给国家,由此王黛君老师失去了家庭供养的经济来源,是国家负担了她所有的学业费,培养她念完高中。当时正赶上国家组织应届高考生升学学习团,她抓住机会,获得十三块钱的甲等助学金,报考了由国家供给的重庆西南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王黛君老师被保送到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独研究生,独自一人在外求学的她与家里断了联系,靠每月国家发的四十多块助学金生活。
由于当时班级授课老师全是苏联专家,学习资料也都是俄文教材,对于当时俄语水平不是很高的王黛君老师来说,读书变得“困难”起来。“为了跟上学习进度,我就每天抱着字典查阅单词,这两年研究生的经历把我苦坏了,所以我常说,什么都是苦出来的。”
一心向党,携真诚勇敢舞动青春华章
“在党的培养下,我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完成学业。在大会上发言的经历让我克服了恐惧,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所以我的性格也是党培养出来的。”王黛君老师如是说。
“研究生毕业后,我革命热情高涨,只想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所以我去了刚成立的合肥矿业学院,在那里我见到了毛主席。”回忆起这段经历,王黛君老师激动地说着。毛主席到安徽视察时,为了跟群众接触组织了一场舞会。王黛君老师听说后就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努力练习,正是在那时她学会了跳交谊舞。舞会当天为了与毛主席共舞,每结束一支舞曲,她就向毛主席的方向挪动一段距离,最后来到了主席身旁。看到主席要抽烟,王黛君老师急忙划亮火柴为主席点烟,就这样获得了与主席跳舞的机会。“主席也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交谈:‘你在哪儿工作?啊!教俄语的?很好!我们要向苏联学习……’这次经历我终生难忘,死而无憾。”
栉风沐雨,用劳动汗水筑建教育殿堂
1969年,为了与长期异地的丈夫团聚,王黛君老师调往北京石油学院,随校迁往东营。
那时,在盐碱地上种菜很困难,必须用自来水压碱才能插秧。生活的艰苦并未让王黛君老师和其他同事们退缩,反而让大家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逐渐大家就能吃饱了,学校的设施也逐渐完善。荟萃湖是大家用挖土机和锄头一点点挖出来的,石油大学美丽的一切也都是他们用双手一点点创造出来的。“东营校区从建校开始,我见证了学校一步步的发展,直到迁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我们用40年建成了一所全国的重点院校,一所211大学。我们不应该忘记当年这种用锄头挖出荟萃湖的精神。”
良师益友,用师者匠心书写外语篇章
王黛君身兼助教和教授,批改作业的同时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的学生看到校区的盐碱地和糟糕环境,就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她就在课外辅导的时候进行开导。王黛君老师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注于教育事业中。“给学生做思想工作的同时,师生情谊得到了加强,我至今还和自己的学生保持联系,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1987年,学校迎来了首批来我校进行进修的俄苏学者,王黛君老师就利用这个良好条件开展俄语教学,她参照英语科教会话的材料,编写了俄语科学会话的普及用书并且制作成录音。时间很紧,编书、录音只能挤时间,特别是录音,全要靠苏联专家。为了做好“额外”的录音工作,又要不耽误日常教学任务,王黛君老师与苏联的专家们只好利用零散的休息时间,风雨无阻,排除万难,即使有时为消除一个杂音,为录好一句话,要重复好多次,但他们也从未抱怨。
薪火相传,用不灭心灯点亮学子之路
“我现在把青年人当做我的朋友,从他们这里得到启发,收获知识”,王黛君老师如是说。虽然王黛君老师已退休多年,但她无时不刻不在关注着学生们,每每有机会见到学生,她就会难掩心中的喜悦,主动地与学生分享自己学外语的经验。
王黛君老师还寄语广大学生,“我希望你们眼界一定要开阔,不要只拘泥于卷面分数。也不要单纯去学外语,一定要结合其他专业的学习,选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外语只是一门工具,要想做到服务社会,必须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要想进行专业翻译,必须要掌握该专业的相关知识。我们必须锻炼自己的生命力和大脑的思考能力,一定要练习思考,不要犯懒,脑子越用越灵活。我们要发扬中国人勤奋的品质,做出成绩,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复兴!”
于王黛君老师而言,青春是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且。讲台上,她不辞辛劳,兢兢业业,一心为外语教育做出突破与贡献;讲台下,她依旧带着青春不朽的蓬勃精神,关切学生进步与祖国发展。将奋斗谱写进青春,将热爱奉献给外语,将信仰融入于生活,这就是王黛君老师真诚而热烈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