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群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坛群英 > 正文
以教改“沃土”育创新“树苗” ——记学校“劳动模范”、机电工程学院石永军教授
发布时间:2021-11-06 22:51:2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石永军教授 杨安摄影

10月19日下午,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车辆2012级校友刘勇在青岛出差结束后特地回了趟母校,看望了一位老师,诉说了自己工作上的进展。这次特地重回母校看望的这位老师,就是劳动模范、机电学院副院长石永军教授。

“不论是做‘大创’项目,还是参加科技创新比赛,遇到问题,老师总会耐心给予指导,还会协调研究生师兄师姐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忆及当时负责“高能摩擦制动器设计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的项目情况,刘勇对石永军教授始终充满感激之情。

刘勇是石永军教过的众多弟子中的一个,石永军常说:“每一位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一块璞玉,只要用心培养就一定成才,而成才也不仅是知识的获取,也包括做事、做人、认知水平的提升。”多年来他醉心讲坛,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行教准则,全身心地投入到育人事业中。

教学改革,多元协同培育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原动力和主引擎。而现有机械类专业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积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为了让新时期机械专业大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化培养,自2004年以来,他和课程组的其他老师们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实践发现,工程与创新能力提升仅通过课堂传授很难达到培养目标,尤其是缄默知识需要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等多方面协调建构,提出了一套适于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协同建构学习理论体系。

在多元协同建构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石永军带领课题组建构“知识与能力融通式”机械基础创新教育课程群,加强知识体系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实现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中培养工程与创新意识;建构“四环协同”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与最大化发展要求;建构机械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师生学术共同体、创新创意自主实现平台,实现软硬件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新时期机械专业大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多元协同建构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在我校机械类与近机械类专业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刘勇负责的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评“我最喜爱的项目”和“最佳创意项目”,还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这个项目的最初想法是石永军在给刘勇的班级上汽车构造这门必修课的时候提出的,当时讲到汽车的鼓式制动和盘式制动两种制动方式,石永军给学生们抛出了问题——能不能把这两种制动方式结合起来,根据汽车的运行状态来选择使用何种制动方式?刘勇思考良久,向石永军提出了自己思考的制动方式结合思路,并希望以此来完成一个大创项目。石永军对这个爱思考愿创新的弟子十分欣慰,从场地、资金、物资、技术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助力其实现了科技创新的梦想。

据不完全统计,该培养模式在我校推广应用受益的人数达13000余名,大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5年来,大学生在工程创新方面成绩突出,机械专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普及率由2012年的36.7%提高到2017年的81.3%。大学生先后承担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7项。此外,大学生作品在挑战杯国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1项,其中,“挑战杯”国赛获奖5项。取得授权专利151项,其中,“一种家用手持式超声波清洗仪”等多项专利成功转让。培养出一大批创新素养高的本科生,其中,艾白布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等……这些成绩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石永军等教师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发表相关教学论文26篇,2018年,石永军作为负责人的“多元协同建构新时期大学生机械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像这样的教学研究还有很多,石永军先后承担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8项,获教学奖励2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发表教学论文16篇。这些教学成果获得奖励的背后是石永军对教学研究的孜孜以求,他倾尽所有,始终关爱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

以身作则,“传帮带”建设教师梯队

“崔学政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乐呵呵的,他不只是把教学当作职业,更是当成事业和追求。”石永军始终对系里老教师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中青年教师要一直努力向长者学习,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建设好教师梯队。

作为副院长兼系主任,石永军以身作则,努力攀登科研高峰。他先后负责或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在高频感应熔覆、激光热成形、激光熔覆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仿真和理论研究,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6篇,在高频感应、激光热加工工艺方面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11项,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

身为专业负责人,石永军努力做好机械设计与车辆系的发展规划。在他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教师齐心协力做好教学、科研各项工作,解决难题。在去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时,崔学政等老教师们做好顶层设计,石永军和邹宇鹏等中青年教师再细化和完善整体课程体系,最终顺利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在石永军担任系主任两年多来,全系各个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于2019年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车辆工程专业连续六年就业率达100%,并作为一个新办专业入选了山东省一流专业。

“青年人是学校的未来,青年人也需要有人扶一把。”石永军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支老中青结合、“传帮带”共建的教师队伍。

为更好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青年教师完善教学方法,他常常和系里面其他教师一起,一对一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们做好教学规划,他们对青年教师的课件设计、讲课方式等提出意见,引导每位青年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石永军还经常开展业务学习和教学研讨活动,组织青年教师集体观摩名师课堂,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

近十年来,机械与车辆工程系引进的青年教师全部在学校的讲课比赛中获奖,青年教师邹宇鹏获山东省讲课比赛一等奖,两位青年教师获学校讲课比赛一等奖。

从教近二十载,石永军是醉心讲坛的师者,是锐意进取的学者,是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科研工作者,他始终坚持师德与学术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努力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

【 作者:杨安 李萌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报  责任编辑:李卓霖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