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和平院士畅谈精密大地测量与时空基准
【本站讯】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院士应邀做客黄岛讲坛,为师生作题为“漫步时空隧道:精密大地测量与时空基准”的报告。副校长周鹏主持讲坛。
孙院士以“探索奇妙世界”为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分析了测量技术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他从时间与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解读大地测量在深空探测、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及地球前沿基础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价值以及该领域国际前沿动态,着重指出精密大地测量不仅是搭建现代时空基准的基础,更是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孙院士通过“十个问题”的层层剖析,清晰梳理参考基准、参考系统与参考框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突破为时空基准的革新提供了新机遇。针对当前时空基准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他表示,建设独立自主、安全可靠的时空基准体系,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手段,而光钟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全球高程基准统一的重要推力。
孙院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青年学子分享成长感悟,鼓励大家秉持“以勤补拙、以韧克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直面困难挑战,保持勤勉自律、笃行理想追求,坚持自强不息、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地培养独立思维和科学精神。最后,他用“赢”字的结构解读了成功的要素,强调危机意识、诚信意识、时间意识与正确财富观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报告结束后,孙院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孙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士,现任国际期刊《Geodesy and Geodynamics》主编,中国测绘学会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8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专业,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比利时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éCatholique de Louvain)理学院,获博士学位,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涉及地球微小形变与动力学的高精度重力信号检测、理论模拟和力学机制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