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校举办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论坛和区域国别学研究论坛
发布时间:2022-12-09 08:06:4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切实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外国语学院于12月3日至4日举办“外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论坛”(第三阶段)。本次论坛包括“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高峰论坛”和“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高端论坛”,邀请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29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论坛吸引了全国近百所院校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朱惠平主持开幕式。

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国顺为论坛致开幕辞,代表学校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应邀作大会发言,感谢大家对外国语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聚焦前沿热点,内容丰富,将为参会人员搭建一个充分交流、汇聚智慧的平台。

“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质提升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线上作报告

参加“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质提升高峰论坛”的17位专家围绕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作精彩报告。同济大学沈骑教授分享了如何借助语言治理研究导学团队建设;国防科技大学李战子教授提出研究生导师要利用好新媒体的同步性和炫目性等特征,引领学生成为数字时代具备探究能力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呼吁广大研究生导师要发扬传帮带精神,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学术共同体;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强调导师要关注学生需求,助力学生进入良性的学术循环,实现教学相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金诗教授指出理想导师要从思想境界与专业素养两方面进行提升,实现真正的自我修养;北京语言大学司富珍教授总结了研究生导师应具有的十个最重要的素养;广西师范大学谢世坚教授认为应发挥导师“主力军”作用,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雪教授分享了哈工大“外语+思政”的育人体系,创造性提出“四融合”和“四课堂”的培养体系;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强调了导师对学生的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青岛大学卞建华教授强调了导师素质提升路径上的五个“不怕”和五个“多一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熊涛教授,从课堂语言使用、身份构建、文化协商等维度指出EMI教师能动性研究的三个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全面剖析了研究生应具有的基础学术能力及如何打造外语学术能力发展生态环境系统;山西师范大学车文明教授指出导师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模式;东北师范大学曲英梅教授探讨了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视角下师生的共同体建设;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强调导师应当无私奉献,忘我指导,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上海交通大学杨炳均教授分享了目前我国论文发表的现状;武汉体育学院李爱群教授系统分析了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

各位专家立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对学科建设与导师的责任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从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角色分析和角色定位等方面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线上作报告

参加“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论坛”的12位专家围绕区域国别学研究作精彩报告。对外经贸大学史兴松教授为商务英语以及区域国别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德州学院马应心教授聚焦应用型高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从概念、内涵、定位、内容、人才培养等五个维度阐述了国别与区域研究对外语学科发展的新启示;汕头大学毛思慧教授深入分析了澳门学的特征、内涵与价值;山东省外事办公室姬丹丹副处长展示了山东省区域国别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国际关系学院陶坚教授强调区域国别研究应以更近的距离、更深的维度、更高的层次来认识周边世界,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重点探究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美俄国家安全观研究;江苏大学吴鹏教授探讨了基于实用型论证的典型论证模式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长栓教授分享兼具理解、表达、变通等三个层面的CEA翻译分析框架;齐鲁工业大学鞠玉梅教授强调应在国家内部认同和外部认同的基础上加强国家修辞与跨文化沟通的研究与实践;绍兴文理学院徐中意教授以情态为例分享研究了美国外交话语修辞策略;我校孙大满教授分享了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绩和学院教师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闭幕式上,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为两个论坛进行点评和总结。在“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质提升高峰论坛”上,他指出,导师应在导研、导学、导心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应在圈养、伴养和放养的切换中找到平衡点,强化跨学科输入、批判性内化和创造性输出,帮助学生扣好选题的第一粒扣子,解决真问题,远离伪命题。他强调导师应引领研究生成为有思维深度和有人文温度的学者,做到科研有团队、心中有他人。在“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论坛”上,他指出,要做到“务实落地为主,虚实相间为辅;不忘初心为基,解决问题为要”,要明确外语学科自身的使命担当,杜绝“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制造难题。应从“外语通”到“外国通”,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与国际传播、擅长大国外交演讲与辩论,具备全球化、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能力的卓越外语人才。

“外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系列论坛”从11月19日开始举办,分三个阶段进行,设立的10个论坛共邀请了境内外61所知名院校的83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全国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共聚云端,聚焦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为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内涵、特色和优势,提升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作者:阎美萍 赵婷廷 来自: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徐永涛】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