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刘石做客“人文讲坛” 讲述理解古典诗歌的四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2-12-07 08:33:02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12月2日,学校“人文讲坛”第二期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教授应邀为师生作题为“理解古典诗歌的四种方式”的专题讲座。讲坛由文科建设处和文法学院主办,文法学院院长王学栋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听取讲座。

刘石从文化自信角度入手,强调文学的重要性,指出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诗歌。他提出“怎样阅读鉴赏诗歌”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给出了“有情读诗、有意读诗、慧心读诗、细心读诗”四种理解古典诗歌的方式。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人在感情的驱动下写诗,为情而造文,是我们所说的‘有情读诗’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仅要领会作者的感情,还要把自己的感情带入到诗中。”刘石以《静夜思》《游子吟》《新雷》《苔》等古诗为例,阐释了“在好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的观点,倡导大家带着感情读诗,体会其中深意。他详细介绍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创作背景,指出此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启发师生读诗时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做到“有意读诗”。

《唐诗百话》中,施蛰存从诗歌结构出发,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提出“城阙”非指“长安”而应指“成都”。该解释使此诗结构更加圆融,在不违反字句释义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掘了诗意。刘石以此为例,阐释了理解诗歌如同欣赏书法、绘画,音乐一样,要有慧心。诗歌的诗意是由诗歌的内容、情感、句式、结构、节奏综合形成的,需要带着慧心读诗,才能把握其中精妙。最后,他通过贾岛、白居易、欧阳修等古人写诗文下苦功的典故,倡导“细心读诗”,抓住诗的异文细心思考、认真推敲。他还围绕贾岛《剑客》的两个版本“‘谁有不平事’、‘谁为不平事’哪个更好?”这一问题和师生交流探讨,肯定我校学生的细心读诗能力。

讲坛最后,文法学院副院长魏学宝进行总结。他指出,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理解诗歌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研读古典诗歌时要用心用情,做到有情读诗、有意读诗、慧心读诗、细心读诗,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作者: 来自:文科建设处 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徐永涛】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