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张丽军教授做客“博雅讲堂” 

讲述当代文学对农民的审美建构及未来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2-11-29 11:42:5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11月25日,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丽军做客“博雅讲堂”第79讲,讲授当代文学对农民的审美构建及未来可能性。讲堂由荟萃学院、文法学院主办,文法学院刘清副院长主持,文法学院、人文素养班等师生听取讲座。

讲座现场 田嘉欣摄影

张丽军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目标和时代精神旋律的变迁,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呈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流变,建构出了色彩纷呈的新农民形象群体。他讲述中国农民形象的演变脉络,认为“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构成了一个民族心灵史、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史。”

张丽军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心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的审美书写,成为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和审美想象的中心。他强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塑造“新人”成为新文学最重要的任务目标。“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塑造出了不同层面的人物,宋老定、李双双、黑掌柜、社迷等这些普通农民形象与宋东山、梁生宝、公社书记等乡村领路人农民形象,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群,较为全面地呈现出社会主义初期的乡土中国农村的纯朴、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风貌。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吃饱饭了的农民”是当代文学塑造的新时期初期社会主义农民的最初形象建构。张丽军以王润滋的《内当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为例,指出贯穿其中的“劳动美学”社会主义审美观和价值观。探寻新农民内在审美理念、叙述主题意蕴、与时代的精神互动,对总结当代文学创作经验和推进新世纪文学发展无疑有重要作用。他立足于历史嬗变中的农民进程,提出了未来农民形象的可能方向,即把握乡村新力量、新演变、新传承,传承千年中国乡村根性文化,实现中华新文化建构。

张丽军教授的报告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在一代代年轻人远离农村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追寻属于农村的根”的疑问,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这一辈人从乡村里走出来,成为乡村的客人,我们的后代在不可避免地远离乡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寻找自己文化的根,不断地回归乡村,用各种方式返回乡村。即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那种属于土地的情感、属于农民的淳朴、善良、天真的向往与追求值得我们保留。”

文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沈壮娟对讲座进行总结。她表示,讲座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民形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新中国农民形象的书写重现了当代文学创作、社会把握中缺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正有这样一批作家,努力把农民的形象与中国社会进行密切结合,探索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担负起文学工作者对于社会应有的责任感。

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东岳学者。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百家评论》副主编等。迄今已出版著作8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等领域有较大影响。

【 作者:都奕君 殷述广 来自:文法学院 荟萃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徐永涛】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