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渔民 姜旭摄影

实践队员来到嵩前村对当地渔家乐协会工作人员林峰进行采访 姜旭摄影
【本站讯】为了解长岛县负碳经济的具体措施,研究其在环境、人文、经济的作用。8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海尺墨负碳小分队前往长岛县北长山岛进行实地调研,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对当地较为发达的捕鱼业和旅游业进行深入的了解,采访了渔民、渔家乐老板、店家等当地居民及村委会,从而进一步了解当地负碳经济实际情况。
通过走访调研,本实践队了解到,4月至9月为休渔期,加之地方政府限制捕鱼,现在,当地居民基本采用天然养殖。通过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了解到,北长山岛北城村的扇贝产量占全山东省的60%,渔民收入较高,较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通过合理养殖、改善加工流水线等方式,对当地环境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主要养殖扇贝这些,现在正是投苗的时候,这扇贝一年收一次”,“收入还可以,不过活在这旅游区消费也挺高的”当地渔民这样说道。
“嵩前村约有100户人家在做渔家乐,我们建立了蔬菜大棚生态采摘园,一方面作为经济作物,一方面发展成为一项附加旅游项目”渔家乐协会工作人员林峰说道。渔家乐作为当地一种十分普遍的商业模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除捕鱼养殖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大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我是全职做渔家乐的,收入很可观,”渔家乐老板杜晓东这样说道。
通过一天的调研,本调研队进一步了解了北长山岛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对负碳经济的一些具体措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后期的深入调研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