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1日,北京京佃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生特聘导师纪佃澎应邀在东环206教室为法学系2017级、2018级学生做题为“互联网时代对法律职业的新挑战”的讲座。讲座由法学系主任秦勇主持,文学院院长、教授王学栋,法学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孙增芹以及法学系教授穆丽霞和法学系讲师董岩一同出席讲座。
结合自己曾经做警察的经历,纪佃澎首先介绍警察调查取证的方法与以往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在当今技术侦查普遍运用的情况下,传统的办案方式已经被淘汰。“我在做律师的时候,当事人比我还关注司法解释、法律法规的出台与颁布情况。”结合在做律师时曾经接手的案例,纪佃澎也表示,便利的互联网大数据对于律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出极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为顺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大趋势,目前全国多地已经设立互联网法院。随后,纪佃澎向在场学生介绍律师职业的特点以及如何做好一个律师,他引用一位从某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辞职而选择做律师的朋友做的一副对联精准地概括出律师的职业特点:“无权无势无所求,有吃有喝有朋友,无中生有。”最后,纪佃澎告诫台下学生要谨记六字方针,即“成才、勤奋、礼貌”,并祝愿同学们在今后努力学习,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在随后的问答互动环节中,到场学生针对“律师取证的风险”、“择业的考虑因素”以及有关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纪佃澎一一耐心解答并勉励台下学生“越学习,越年轻,要注意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纪主任不仅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法律职业的挑战,还分享一些未来的职业选择道路,听后受益颇多。”法学1701班李泽宁在讲座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