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5日,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了北京工业大学闫鹏飞教授、重庆大学张大梁教授、丹麦技术大学李少锋博士云端开讲,共同探讨球差电镜以及同步辐射等高端表征技术在化学化工、新能源、材料等学科领域的应用。三位学者的报告引起极大反响,吸引近2000多人次关注,为全校师生送上了学术大餐。
闫鹏飞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几种典型掺杂元素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高压正极材料的全新设计理念。张大梁教授主要聚焦敏感晶体材料的离子加工和原子分辨成像,针对电子束敏感材料的表征难题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弱光拍摄技术,并成功实现技术转化,极大拓展了透射电镜的应用领域。李少锋博士针对电极材料快速充放电过程中的严重比容量损失和使役过程中未知的结构重构,利用原位同步辐射吸收谱学、全场成像和纳米探针技术,揭示了电极材料表面-体相耦合效应的实质,为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缓解疫情反复对学术交流带来的影响,化学化工学院今年3月份联合“蔻享学术”打造了“云端讲座”品牌,先后邀请了十几个国家的50位专家开展了15场学术交流活动,极大丰富了学院师生的学术生活。“云端讲座”所有学术交流全部通过网络直播,为全国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拓宽学术视野的场所,先后吸引近4万人在线观看;多数报告可在云端回放,建立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库。
这一平台也成为学院吸引青年人才的重要窗口,通过该平台学院成功吸引了国外顶级高校博士加盟,为学院的发展积蓄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