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员在胜利油田合影 张步腾摄影
【本站讯】“双碳”背景下,为更好服务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助力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和拓展新能源学科领域,8月31日,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探流寻澜实践队前往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和胜利油田莱133区块,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相关技术,体验能源发展中的前沿科技。
调研活动筹备期间,通过上网搜寻资料,实践队员了解到,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六缸六排汽燃煤发电机组在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顺利投运。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实地调研。面对实践队员关于发电机组的采访,工作人员回答道,“六缸六排汽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了1项世界首次、10项国内首例的集成创新技术,具有高参数、大容量、新工艺特性,对提升国家电力行业装备制造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山东电源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学习一项项代表燃煤电厂建设的前沿创新技术,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实践队员认识到,在节能减排和多能互补方面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节能环保”和“超低排放”技术创新路线,各项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真正实现了“绿色发电”。
而后,实践队员抵达胜利油田莱133区块现场,换上工作服、佩戴安全帽,在胜利油田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井场工作区域。随后,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胜利油田莱133区块的CCUS技术设施,讲解油田将工业生产回收的二氧化碳运输、加压、回注地层并实现驱油与封存的流程,通过CCUS技术在油田实际生产中的实践实例,实践队员了解到CCUS技术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的最重要路径,也是我国在实现碳达峰目标后,进一步走向碳中和的最重要技术途径之一。结束参观后,实践队员与油田工作人员交流讨论生态发展战略,学习石油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技术革新。
此次调研活动,有利于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山东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以及能源企业推动地区生态建设过程中创造出的喜人成绩,有利于展现我国生态建设的决心与能源转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