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四月清风徐踏来,踏青时节将至。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加深青年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我校学生会联合饮食服务中心,4月3日,于玉兰苑餐厅3楼,开展以“青年做青团,弘扬传统节”为主题的清明节活动。来自各个学院、各个年级的近50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制作了近200个青团。
在学生到达之前,饮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学生会成员布置现场,为学生们准备各色面团、各种馅料。学生到达之后,四人为一组的青团制作活动就开始了。活动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准备了全新的围裙、帽子、一次性手套,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充分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氛围。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饮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瑞文表示:“学校很多学生都是北方的,接触到青团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们想要以清明节为契机,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

学生们在制作青团 梁亚茹供图
工作人员给学生们分发馅料、面团之后,让餐厅师傅给学生们演示制作青团的方法,先把较硬的面团揉的软和一些,然后捏出窝状,塞入馅料,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馅料,另外一只手收口、捏紧,等到面团将馅料完全包裹之后,两只手将面团搓圆。虽然面团破裂、馅料外漏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但是还是很多学生都能做出圆滚滚的、完整的青团作品了。
在学生们给自己的作品做好标记后,餐厅师傅放入蒸箱开始蒸青团。在青团出锅后,在一旁等待的学生们蜂拥而至,急切地想要看到自己的成果。学生们用工作人员分发的保鲜膜包裹住青团之后,装进盒子、贴上贴纸,好看的作品就完成了。学生们开心地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们开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张瑞文供图
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很开心能参与此次活动,文法学院学生孙怡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很开心能够参与这次活动,工作人员准备了四种馅料,豆沙、咸蛋黄肉松、黑芝麻、芋泥,每一种馅料我都很喜欢。做青团,不仅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而且寓意也很好。”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的主旋律离不开缅怀、追思、踏青。此次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举行,让学生们在感受清明节氛围、体会动手乐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识,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与活动的学生合影 梁亚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