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总结上半年国际(港澳台)合作及国际教育工作 王大勇摄影
【本站讯】7月2日,学校召开国际(港澳台)合作暨国际教育工作会议,总结2014年上半年国际(港澳台)合作及国际教育工作。副校长查明、各教学院(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作题为“重点突破、苦练内功、谋划顶层设计”的工作报告,围绕新学期工作会对外事工作的整体布局,对2014年上半年国际(港澳台)合作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2014下半年的工作思路与对策。2014上半年,我校聘请外国专家工作全面发展,引智质量快速提升,上半年来访讲学和项目专家达到280人次;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和大学生校际交流均取得新突破,115人获批CSC留学资格,自费出国攻读学位的学生突破150人次;出访交流规范有序,持续活跃,迄今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500余人;国际、双边学术活动精彩纷呈,已举办7场国际、双边会议;对台、对港交流均有新突破,上半年共派出115人次赴香港、台湾参加学术会议和进行交流访问;师资、干部培训项目有序开展,成果显著。报告还提出2014下半年,学校将针对国际(港澳台)合作交流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等,对学校国际化成果、经验进行总结回顾,对未来国际化道路进行探讨和规划。报告同时对各学院及专家教授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提出建议。
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总结2014年上半年学校在留学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留学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目前有来自65个国家的761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占比89%,学历生比例居山东省高校首位。留学生教育教学有序开展,修订完善4个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制定新增6个英文授课专业培养计划,分别安排留学生在东营、青岛和新泰进行教学实习,累计实习时间达到21周。积极拓展留学生实践基地,举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留学生参加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青岛汉字之星”大赛等各级大型赛事,取得优异成绩。在留学生管理方面,把握日常管理规律,预防、应急相结合,做好留学生公寓管理与后勤服务,分类管理彰显成效。同时,我校海外孔子学院筹建工作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学位点建设均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留学生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国际教育学院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并提出201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包括: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留学生就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施“因材施教”计划;探索留学生有效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建议学校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关系,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和职能,做到高效有序运转;进一步明确留学生发展规模,以利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留学生成长成材创造良好的社会综合有效服务环境,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查明肯定了近年来我校国际(港澳台)合作及国际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四点要求:提升国际化观念、开阔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化意识;建立积极有效的机制、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师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际教育工作;落实和推动已经签署校际交流协议的实质性合作交流项目;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促进国际合作及国际教育工作高效开展。他指出,学校十分重视国际(港澳台)合作及国际教育工作,希望各教学院(部)、有关单位,对国际(港澳台)合作及国际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思考,通力合作,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不断开创学校国际化办学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