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2项发明专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发布时间:2025-06-06 14:47:43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我校2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分别是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苏远大教授等发明的“随钻声波测井钻铤变径声系隔声体的最优化设计方法”以及机电工程学院刘永红教授等发明的“筛管复合缝的加工方法”。

“随钻声波测井钻铤变径声系隔声体的最优化设计方法”(专利号:ZL201310328974.8)发明了一种简便、实用且有效的,不需要在钻铤上刻槽进行隔声的最优化钻铤变径声系隔声体。核心技术指标实现突破,隔声量提高38%,仪器机械强度提高约1.8倍,造价降低一半以上,实现了新型变径隔声体(“隔声无槽”)代替传统刻槽隔声体(“隔声靠槽”),达到了增加机械强度、衰减钻铤直达波干扰、降低仪器加工造价和维护成本的目的。该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全面实现产业化,广泛应用于我国南海、渤海及国外伊拉克、印尼等地,创造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已成为深海、深地油气田精准勘探和效益开发必备利器。

“筛管复合缝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0710016170.9)针对疏松砂岩油气藏开采致使油气井产量和开采设备寿命大幅降低的难题,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割缝筛管技术难以满足防砂油气井高效开采要求等问题,提出通过控制等离子体能量以及外加振荡电磁场使等离子体向缝两边偏摆,实现筛管复合缝加工方法。基于该专利技术加工的复合缝筛管,不易产生缝内砂堵,且在割缝表面形成材料改性层,极大提高了筛管缝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该专利技术已在东营明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推广应用,建成复合缝防砂完井筛管等离子成型改性一体化加工生产线100余条,所生产的筛管已在国内外37个油田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出砂油气井的产量、开采效率和防砂完井有效期。

中国专利奖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旨在表彰积极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对促进创新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至今已成功举办25届。本届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3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0项;中国专利银奖60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1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607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47项;8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19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12位院士获中国专利奖最佳推荐奖。

【 作者:单宝来 来自:科技处、重大项目办公室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成玲玲】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