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职业生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3月31日,《青岛日报》以“以‘生涯教育’为学生‘职’引未来”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和生涯教育工作的典型做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生涯教育”为学生“职”引未来
“多亏学校开展的生涯就业指导,让我提前明晰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找工作时有的放矢。”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应届毕业生小林在收到企业发来的录用通知后,第一时间便向学院就业辅导员窦雅琴报告了喜讯。随着毕业季日益临近,像这样的喜讯,窦雅琴每周都能收到不少。
“我学的这个专业,以后能做什么?”“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增强我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该如何判别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岗位是否与我适配?”……面对职业抉择,大学生们往往会感到纠结和迷茫。为了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更科学地规划职业,更高质量地实现就业,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除了课堂教育,还设置了包括新生生涯教育第一课、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生涯闯关、大学生生涯体验周等在内的第二课堂,构建第一、第二课堂相联动的生涯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积极规划学业,促进职业发展,形成“专业-学业-职业”教育的闭环。
有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连续30年超过90%。签约毕业生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比为45%,到国有企业就业占比为55%。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98%,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9%。
凝聚合力:生涯规划不是“做做心理测试、讲讲理论知识”
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上了一堂特殊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该校校友、现就职于浙江省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的刘亭亭依托就业指导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2024级学弟学妹们做了一场细致又接地气的职业规划与专业认知线上讲座。讲座结束后,刘亭亭还与同学们就大学期间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本硕博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差异、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时间管理等互动交流。

学校举办强国青年就业大讲堂,邀请行业先锋与学生对话就业价值观
“在和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比起单纯的课堂授课,他们更喜欢这种和行业大咖、优秀校友面对面的交流形式。”窦雅琴告诉记者,课内课程结束后,学院还将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课程,通过到企业参观、参加校级生涯体验周等,让学生体验实打实的职场环境,助力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求职实践之中。“很多学生刚入校时会感到迷茫,因此,设置生涯教育和就业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方向。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不仅能获得工作岗位,还能实现长远、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同时,我们希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发展观,将个人的就业选择融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我们充分发挥学院领导、各系专业负责人、就业指导老师和优秀校友的资源,通过不同维度的授课和分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了解专业使命和社会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刘义介绍,通过行业专家讲行业趋势、学者教授讲专业发展,增强学生的行业自信和专业学习的内生动力,实现专业、学业、就业的深度融合。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教育只是辅导员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范畴,授课形式也多流于表面,停留在做心理测试、讲理论知识这样较浅层面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赵晓珂向记者透露,由于各学科各专业各具特色,其对应的就业市场也不尽相同,以往那种模式单一、放之四海皆准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显然已难以契合学生们的实际就业需求。因此,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展适配的就业课程显得极为关键且必要。“此外,作为行业特色高校,我们注重将石油精神融入就业育人各环节,注重加强行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实现就业教育的全覆盖。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由各学院进行“院本化”建设,课程内容涵盖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学业规划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等,有效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
注重实践:实现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前不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组织开展了今年春季首场大型校园招聘会,吸引了380家用人单位、6000余名学生参与。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发现,不仅各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由3位企业资深HR和2位校内就业指导教师组成的就业指导咨询区也颇为火爆。在这里,不仅有应届毕业生咨询求职技巧、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不少低年级学生也积极参与,提前了解当下就业市场的形势,感受就业氛围。这是该校将就业引导工作前置,将招聘会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实践环节的具体体现。

生涯体验周现场,学生进行行业探索
除了课程,学校还开展了就业指导大讲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新生生涯第一课、户外生涯体验周等十余项品牌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职场。赵晓珂介绍,“比如生涯体验周,我们组织全校大一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并体验求职全流程,最终为他们生成一份个性化的‘我的生涯发展报告’;针对有考公、考编计划的学生,开展相关课程对其笔试、面试进行全方位指导。我们希望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出职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期间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更多资源,助力他们实现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此外,针对目前学生就业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强化精准化就业指导,创新性打造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学生只需线上预约,就有专业教师“一对一”对其进行生涯规划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
该校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杜欣芮便是这项服务的获益者之一,“在前期找实习岗位的过程中,我曾经有过纠结:一边是戴尔(中国)这种‘大厂’,一边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娱行业,该怎么选呢?”杜欣芮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预约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一对一”生涯规划咨询,在就业中心指导老师胡晓波的建议下,最终她选择了戴尔(中国)这一更大的平台,正是凭借这一实习经历,在后续求职过程中她陆续拿到了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就业指导中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对一’的简历辅导和定期的模拟面试,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修改简历,详细提出面试建议,这些对我后续求职帮助极大。”目前,杜欣芮已成功签约美的集团物流营销岗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文军表示,该校将持续完善“面向行业、基于专业、促进就业、发展职业”四业贯通的就业育人体系,实现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涯教育与职涯教育的真正贯通,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关链接:青岛日报:以“生涯教育”为学生“职”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