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曹学文教授团队参与完成“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以来的首次水下管道清理作业。此次清管作业是我国首次在超深水海域完成的水下管道清理作业,有助于完善我国超深水气田生产运维技术体系,为后续高效开发深水油气田做好技术储备。相关工作得到CCTV1《新闻联播》、CCTV13《新闻直播间》等节目报道。
CCTV1《新闻联播》报道
CCTV13《新闻直播间》报道
CCTV1《新闻联播》报道海管清理作业画面
CCTV13《新闻直播间》报道海管清理作业画面(右一为曹学文)
“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大气田正式投产,累计生产天然气已超过50亿立方米。“深海一号”气田设计部署了3套海管清管装置,分别用于实施气田内部生产设施海管和外输海管的清管作业。本次实施的超深水海管清管作业针对气田内部生产设施海管,清管总里程超过100公里。
“深海一号”作业团队合影(后排左五为曹学文)
曹学文在“深海一号”平台展示相关设备(左一为曹学文)
曹学文在“深海一号”平台中控室工作
此次清管作业中,曹学文教授团队独立完成了深水海管流动保障计算,承担了方案研究、编制、现场技术支持等工作。清管作业解决了超深水海管易“冰堵”和超深水立管清管严重段塞流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陵水17-2深水气田的持续稳定供气,保障了“深海一号”半潜平台的运行安全。
曹学文教授团队近20年一直从事海管多相流动、海管完整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20余项,近年来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石油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50余篇,撰写著作2部,授权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团队提出了海管积液量预测与段塞流工况诊断方法,研发了集流型智能分类识别、积液与段塞流预测、流动安全评估于一体的多相流动仿真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管多相流动仿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海上单相/多相工艺优选,先后为200余条多相混输海管提供流动仿真及清管内检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保障我国深水海管安全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报道链接:
CCTV1《新闻联播》:我国首次在超深水海域完成海管清理作业
CCTV13《新闻直播间》:我国首次在超深水海域完成海管清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