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宋杰根据日本疫情现状给学生讲解日语中数字的使用以及实时新闻更新
英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徐小雁为学生提供的新冠专题词汇和视频
把抗“疫”时事搬进外语课堂,中石大外国语学院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将抗“疫”思政融入外语课堂,中石大外国语学院“云”端授课彰显使命担当
“遵循‘延期开学不停学’的原则,结合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的具体实际,力争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有序、保质、保量落实本学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2月8日,外国语学院根据学校决策部署,确定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原则和安排。开课一个月以来,外国语学院教师将抗“疫”时事融入课程教学,深入推进课堂思政建设。
学院现有125名专任教师,线上教学期间,为全校15个教学院部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8个语种的授课。
抗“疫”专题细致解读,知识体系及时扩充
用恰当的外语表述讲中国抗“疫”故事,看直接的外语报道了解世界各国抗“疫”举措和评论报道,外国语学院教师依据疫情发展,实时扩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英文表达是什么?”“PHEIC是什么事件的简称?”“确诊、疑似、一二代病例怎样通过英文表述?”这是出现在英语专业2018级视听说课堂上的问题。疫情之下,出现了很多医学类的专有名词。凭借其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外语思维,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徐小雁意识到此次疫情中涉及的名词短语极有可能出现在今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在进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主题课的备课过程中,环球时报、BBC、CGTN和各大英文电台网站都是我获取知识的资源库。视频材料的内容权威性、多样性,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程度都是我挑选的依据。”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新生名词,会自然而然地去了解它的外语翻译。但网上资料繁多,参考价值不一,老师在归纳总结之后把最正确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对我们的学习帮助很大。”英语专业2018级学生刘璐瑶在接受采访时说。
外国语学院日语讲师宋杰在课堂上引用“日本东京地区新感染人数,感染者的年龄情况,死亡人数及其年龄情况”等信息,通过日本权威网站的最新疫情报道为学生进行数量词有关内容的讲授。
将课程词汇带入例句讲解,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医护人员的无畏与担当、全民闭门抗“疫”、中国抗“疫”效果等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俄语词句展现在俄语语言文学系讲师孟宏宏的基础俄语课堂上。
在《基础外语》和《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课程中,研究生外语教学部讲师沈丹选用了关于新冠病毒肺炎预防方面的英语文章,并设置话题讨论、翻译等练习。
从抗“疫”防病20秒的洗手科普视频、到中国向世界发声和国外友人的温暖支持,再到国外媒体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讨论,研究生外语教学部教授郭月琴的课堂总是伴随着真实正能量的疫情信息和学生们关于视频内容的积极交流。
对新冠病毒的英文名字来源、病毒的特征、确诊病人的症状、引发疾病类别、预防和治疗方案是大学英语课上的被外国语学院教师们穿插进课堂的内容。从疫情爆发最初的谣言分析到抗“疫”中期疫苗研发之路的讨论、以及最近的英国“群体免疫”设想,随着时间推移和疫情变化,大学英语一系讲师牛力维为学生们选取了不同的新闻晨读材料。
脚踏中国胸怀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担当
谈及把社会时事搬进课堂,外国语学院教师们纷纷表示,大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话题,了解社会热点,并适当进行价值观的引导。“我希望通过分析报道内容提高学生对时事、国情与文化分析能力,进而着眼国际社会,讨论中国担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次疫情中的体现,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日语教师宋杰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面对当下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各个国家和世界人民有不同的政策和处理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显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差异。“我认为,短时间内国外的疫情爆发,与他们认为健康者无需戴口罩有很大的关系。”“看似宣张人权的集会抗议,实际上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不尊重。”“高额的保险以及治疗费用和较高的检测难度也会是外国人民面对的挑战。”等等针对老师分享的文章和视频,展开的讨论在课堂QQ群中热闹地进行着。
本着“知己知彼,立足本民族文化,进而了解世界”的思维,大学英语一系讲师顾丽娜选取了武汉抗“疫”的英文纪录片,她表示民族归属感是必要的社会心理需求,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并认知危急时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会给予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学英语二系教授刘瑞琴认为当前的疫情迅猛发展之势让我们始料不及,疫情与抗“疫”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反思,她将课堂授课主题与当前抗“疫”故事相结合,把真实的时事语言材料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取得全球抗“疫”的胜利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世纪最早提倡环保的文章《寂静的春天》为主体,结合当下全球蔓延的疫情形势,英语语言文学系讲师王海霞向学生们阐述了面临威胁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事件时,只有携手前行,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
谈到近期的英语课堂,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王泽欢说:“英语课上,老师为我们设置了很多抗“疫”内容的专题,在了解到其他国家对疫情的处理方式之后,我感受到了属于我们的感动。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了自己热爱的土地和人民去奋斗。‘00后’已然长大,我们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宁表示,学院党委一直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鼓励老师在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为我们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外国语学院老师有着强烈的育人意识,抓住这个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及时地将抗“疫”斗争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将“四个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进网络课堂中。从同学们现在的反馈来看,效果是非常好的。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然牵动着每一名外国语学院师生的心,防疫的脚步未曾停歇,“云”端授课也在有序开展,外国语学院教师将继续把抗“疫”时事融入外语课堂,进一步挖掘抗击疫情斗争中的思政元素,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