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构造-成藏”团队在逆冲断层建造及应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9-06-21 11:12:5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近日,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构造-成藏”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地质学会会刊》(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发表最新科研成果《基于野外勘察的断裂带结构:以柴达木盆地冷湖褶皱冲断带为例》(Field-based investigation of fault architecture: A case study from the Lenghu fold-and-thrust belt, Qaidam Basin, NE Tibetan Plateau)。

该研究成果由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构造-成藏”团队的裴仰文副教授和吴孔友教授与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的Douglas A Paton教授、英国岩石变形研究公司(Rock Deformation Research Ltd)的Rob J Knipe教授等共同合作完成。裴仰文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为该科研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断裂带建造、应变分布及地层力学控制模式图

在挤压构造环境中,逆冲断裂带往往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特征,且发育大量亚地震尺度的小型断层和褶皱构造。因此,常规的地震建模手段难以有效刻画褶皱冲断带中逆冲断裂带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北部冷湖褶皱冲断带为例,基于逆冲断裂带的野外高分辨率(5-10cm)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精细刻画了逆冲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建立了其构造演化模型,揭示了断层建造的主控因素,并重点探讨了地层力学不均一性对逆冲断裂带结构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的控制作用。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构造-成藏”团队主要从事构造特征解析、构造形成机理、构造物理/数值模拟和构造控藏作用评价等研究。近5年来,团队负责人吴孔友教授、裴仰文副教授等承担和参加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油区构造解析、油气成藏机理、输导体系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构造-成藏”团队近5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3年),并与新疆油田联合申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9年)。

《美国地质学会会刊》(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ISSN:1943-2674)创刊于1890年,主要出版地质学领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地质学》(Geology)为姊妹刊,是地球科学领域的著名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4.039,近5年影响因子为4.450,在地学领域拥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30/B35140.1

【 作者:裴仰文 郭雪娇 来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