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精神 促转变 建一流】

石油工程学院:构建以“能源报国·能源强国”

为导向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本站讯】“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祖国西部,油田现场的作业场景和前沿技术让人振奋,我们看到无数石油人正将青春无私奉献给祖国的能源事业,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谈到今年的认识实习课程,石油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雪芸菲表示受益良多。随着暑假的结束,石油工程学院各类实习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今年是学院首次实施“实践教学西部计划”,实践课程在广大学生中取得了良好反响和突出成效。

作为首批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石油工程学院着力构建以“能源报国·能源强国”为导向的实践育人新模式。依托第一课堂,实施“实践教学西部计划”,打造“石工定制版”实习课程;依托第二课堂,组建“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博士团等实践队,以“行走的思政课”筑牢科技强国梦想;依托第三课堂,有力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的“聚宝盆”,是国家能源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对油气领域高素质人才有着迫切需求。在此形势下,学院依托第一课堂的认识实习课程,启动“实践教学西部计划”,开拓长庆、西南、新疆等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学生的行业认知和专业自信,引导学生赴基层和西部扎根立足、建功立业。

实习学生参观新疆油田储气库有限公司

认识实习带队教师张卫东教授表示,今年的认识实习与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是地点更加丰富,实习队伍新增了“西部路线”,首次前往长庆、西南、新疆等大型油企开展实践课程;二是模式更加新颖,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思政元素,将传统的单场景参观式实习升级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游学+研学+演学”的“三学”实习模式;三是成效更加显著,深入行业一线让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具象化,更加直观地认识石油行业,更加深入地了解西部就业环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职业规划起到了指引性作用。

实习学生参观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实习期间,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侯健看望慰问实习学生,他强调,实习实践类课程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大家要珍惜一线学习机会,加强与现场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看、多听、多问、多思,加快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他表示,实习实践是对学生的一次精神淬炼,学生只有真正深入行业一线,才能够深刻体会石油精神的核心内涵,坚定投身国家能源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院长侯健看望慰问实习学生

石工(卓越)2204班马昭扬表示,“这次认识实习让我学到的不只是石油工程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学到了以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感动于一代代石油人心怀家国、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传承‘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积极投身能源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青春力量!”

“行走的思政课”助力强国梦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向行业输送更多科技人才,学院依托第二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品牌。今年,学院以“学思践悟新思想,能源报国建新功”为主题,组建“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博士团、先锋班实践团、青马骨干班实践团等6支实践团,共184名学生分赴重庆、成都、西安、延安、大庆、东营、威海等地开展实践教育。相关报道获“学习强国”首页推荐,获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中国化工报、山东电视台、齐鲁网、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30余次,得到政府部门、行业单位、相关高校的广泛赞誉。

“行走的思政课”获“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荐

通过“一课多师”协同发力,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学院充分调动校内外多方育人主体积极性,为实践团配备多元化、高素质全员育人队伍,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机关管理干部、辅导员、行业专家等担任随团指导教师,多点发力、协同合作,将学科、产教、师资优势转化为育人成效,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

随团指导教师宋霞为西北博士团成员开展“随行小课堂”

通过“双线发力”广泛覆盖,打造多维育人体系。学院不断扩大实践教育活动覆盖面,实践团成员覆盖本、硕、博各类学生群体,足迹遍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河南、黑龙江、山东等10余个省份。突出“一色两味”的授课模式,将“油味儿”和“改革味儿”融入“政治本色”,以“思政+石油”促进思政课程扎根落地,以“石油+思政”实现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东北博士团成员参观大庆油田铁人第一口井

学院通过“三个课堂”丰富研学,筑牢能源强国梦想。选取西北、西南、东北、胜利等国家油气战略重点区域,华东、华南等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山东省等乡村振兴和黄河战略重点省份作为实践教育阵地,在红色基地打造“红色课堂”,在生产一线打造“油味课堂”,在战略区域打造“国情课堂”。实践团在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地近距离感受科技赋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东营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了解非常规能源新机遇,在梁家河、杨家岭聆听总书记“自找苦吃”的故事,在大疆、腾讯、华为感受前沿科技力量,在黄河口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岗体会基层干部的步履艰辛。通过浸润式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追求。

西南博士团成员参观西南油气分公司

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只有和群众实践相结合,才能把书里的水分挤掉,得到知识干货。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社会实践,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强化特色性的实践服务,积极探索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今年暑期,学院共组织129支实践团队、近500名师生,围绕“理论普及、乡村振兴、发展成就、党史学习、民族团结”等多个方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脚踏实地的调研触摸祖国发展脉搏,加深实践育人效果。

“向阳花望曦实践队”为乡村儿童打造多彩假期

“渔石俱进实践队”与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座谈交流

“向阳花望曦实践队”以“为乡村儿童打造多彩假期”为主题,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范营乡红旗小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琅琊镇台西头村和积米崖港等地,开展对青岛渔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实地考察;“新时代赶考队”前往百年中山路,探寻青岛老字号餐饮历史传统与品牌特色;“琉淄之星实践队”走访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淄博市博物馆及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等地,探寻淄博爆火的背后逻辑和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旧执报国如初实践队”通过参观青岛炼化、胜利油田营二井等地,探究新旧能源转型与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石大最佳实践队”前往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南省开展“寻访红色记忆”实践之旅;“携笔强军实践队”通过体验军营生活、慰问退役军人、开展征兵宣讲等方式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在油田一线、偏远山村、红色基地、基层社区等地都有石工学子调研实践的身影,他们将昂扬的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担当。

“旧执报国如初实践队”参观胜利油田营二井

学院实践中心指导老师及成员通过积极引导各实践队报备中青网“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组织线上行前培训、实时答疑解惑、中期评审检查、对接宣传小组等措施确保同学们高质量完成社会实践任务。截至目前,各支队伍已累计投稿新闻约700篇,媒体平台涵盖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中国网报道“携笔强军实践队”相关活动

石油工程学院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首批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肩负着为国家“端牢能源饭碗”的光荣使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双碳目标、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提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石工方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构建完善以“能源报国·能源强国”为导向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能源人才。

【作者:于梦飞 来源:石油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