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1日至2日,“未来学习中心”创新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与会专家共同探索“未来学习中心”的概念内涵、建设思路、设计框架和实现模式。
论坛由山东省高校图工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山东)协办。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山东省高校图工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知网、超星公司等36家单位的105名代表参会。
2021年,教育部提出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任务,鼓励一批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未来学习中心”。2023年,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
“未来学习中心”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王大勇摄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马国顺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新时代,图书馆要抓住“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契机,加快数字化转型,融入中国式高等教育教学现代化体系,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
“希望图书馆聚焦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把‘未来学习中心’打造成为支撑学习方式变革和知识创造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山东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兴胜在致辞中表示。
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陈凌作题为“智慧图书馆与未来学习中心——高校图书馆发展漫谈”的报告,对“未来学习中心”的概念内涵和产生背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与构架、建设原则、建设方式和试点申请条件等方面给出了要求和指导。他表示,“图书馆要从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学习和研究合作伙伴,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到学校整体发展中,成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作题为“强基固本,拥抱未来——兼谈图书馆数据能力建设”的报告,指出数据建设是图书馆融入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要识别自身优势,建立核心数据资源,要坚持问题导向,建设数据中台,要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重构,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未来发展,用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型学习中心要注重与社会和产业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和社区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副书记、知识与信息中心主任毕新从理念出发,分享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创新案例。中心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动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以应试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樊亚芳、山东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川生从实践出发,分别作题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与服务实践”“未来学习中心与高校图书馆的未来”的报告,介绍图书馆新型学习空间建设的思路、空间改造实践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
与会人员深入开展研讨,共同谋划“未来学习中心”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体系,助力学校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构建智慧学习空间等方面的思路和举措。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赴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图书馆,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校史馆进行实地参观,就“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