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进行时】新能源学院打好能源转型“主动仗” 树立校企合作新典范

【本站讯】“我们将联合制造一个生产能力为5000Nm3/h的工业副产氢气纯化工业示范装置,经过两级PSA产氢气纯度达99.9999%,远超现在这个800Nm3/h的‘进口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日前,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李良军副教授从山能集团观摩回来后表示,IMOF氢气纯化技术研究是2020年学院首次与山能集团签约确定的三个项目之一,正按照“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企业“高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综合能源智慧化”转型路径,大力推进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

项目“工业副产氢能利用与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由山能集团联合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5家机构,申请获批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总研究经费5000万元。项目将通过示范及产业化规模应用,突破以工业副产氢为原料研制符合燃料电池标准氢气的技术路径,打通从传统煤炭行业工业副产氢到新能源行业燃料电池用氢的通道,解决当前氢气储运的行业痛点,实现工业副产氢气的资源化利用。

吴明铂教授(左二)、李良军副教授(右二)等师生讨论科研问题 杨安摄影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瞄准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紧抓山东省、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鼓励学院教师在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尽显才智,有组织地联合开展新能源领域重大科研攻关。蒋文春教授负责的项目“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高可靠性电堆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经费3410万元,批量生产后可显著降低电堆生产和系统运行成本,实施后可提升电网安全性,节能环保;吴明铂教授主持的“重质油基高性能储能碳材料的构筑”是我校在新能源领域获批的首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是传统石油化工和新能源学科的有机融合,将极大拓展重质油化学内涵,开辟重质油碳质化高值化转化利用的新途径,并进一步推进我国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以及高性能储能碳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实现重质油绿色高值化转化利用;马文忠教授根据山能集团“综合能源智慧化”的转型路径,从事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互联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风电、光伏、储能及油、气等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的理论机理、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问题,掌握其关键核心技术,为综合能源的梯级利用优势互补、多能互联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蒋文春教授在开展科研实验 刘积舜摄影

“校企联合,创新模式,资源共享,共谋发展。”这是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得以迅速汇聚办学资源、强化学科优势的一项“法宝”。学院主动服务山能集团向新型能源企业转型,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携手进行新能源领域科研攻关。学院明确重点研究方向,将氢气的制备、纯化、储存、利用(含燃料电池)和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包括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催化剂及其系统集成等)两个方向作为双方重点共建发展方向。同时,学院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围绕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α-烯烃、CO2加氢制取高端化学品、能源互补集成系统等方向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当前,山能集团“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揭牌,其青岛分中心亦于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挂牌。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高能中心等积极与山能集团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石油化工节能降碳技术与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氢能制备及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为联合开展科研创新夯实了平台基础。

马文忠教授在新能源发电实验室指导学生 杨安摄影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一行到古镇口校区考察时对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成立三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师生继续攻坚克难,不断深化双方在高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和综合能源智慧化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校企、院企合作共赢。

“作为全校首个校企共建的学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一直按照学校‘强化、拓展、提升’学科布局总体要求,深化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与山能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合作,在有力促进企业转型的同时,也打好自身能源转型‘主动仗’,打造校企共建新典范,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吴明铂说。

吴明铂表示,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依托国家级新工科研究项目,实施“五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新能源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校企双方协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打造工程教育团队、协同建设工程教育资源、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共同制定了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建立了山能集团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成四个国家一流专业,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聘任山能总工程师孟祥军、原副总经理孙启文、副总工程师安满林等8位企业高管担任研究生导师,以充分发挥企业专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适应国家、企业和学校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领域拓展的需要。

面向未来,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将继续强化能源动力学科专业优势,拓展新能源学科方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打造新能源领域技术、平台和人才的汇聚地,培育学校新的增长极,形成学科交叉、校企共建的独特优势,向着建设新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奋力迈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杨安 郭晓静 马建山 来源:党委宣传部 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 高端化工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姜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