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侠:一个共产党员的淡雅形象


给学生讲课的陈如恒教授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老党员,想提笔写一写总结回忆文章。但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回顾自己平淡一生,无可以笔墨之事。在机电工程学院任职十年,虽有大家认可的成绩,但这是上级组织支持、全院职工奋斗的结果。我们有院党委领导,有班子各成员的配合,全院教职工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我们自己打基础,练内功,做实事,促发展,也无惊天动地之举。这正如一架高效运行的机器,绝不会有大的响声的。我只好另辟他径,将目光转向了我的前辈,回想自己是如何在他们的带领下走到今天的,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题目和下面的文字。

陈如恒老师是石油矿场机械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高等教育也走上蓬勃发展之路。1953年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同时也成立了石油矿场机械专业。26岁的陈如恒讲师便担起了创办专业的重任,同时还有25岁的赵国珍和23岁的方华灿两位助教,这三位当时的青年人是石油矿场机械专业永远铭记的创始人。他们怀着对党的忠心、对祖国的热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开创了石油矿场机械的辉煌天地。怀着对党的忠心和向往,陈老师多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但在当时极“左”思潮影响下,学术和出身往往是加入党组织的一个障碍。陈老师初心不改,忠心不变,直到1985年,58岁的他终于加入了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陈老师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一辈子致力于石油矿场机械理论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单一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权威性为大家公认,堪称矿机鼻祖,执牛耳者。1980年主编的《石油钻采机械》被公认为业内经典教材,在石油矿场机械领域影响深远,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为得到我国的石油钻机在工作中的动态参数,1981年陈老师带队去兰州石油机器厂,进行了ZJ45钻机载荷谱的测试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对指导石油钻机的设计和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十年过去了,有些参数至今还在使用。

陈老师声名远扬,前来慕名求教的人也很多,陈老师从不保守,帮助他人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论是谁有学术问题求教,他都耐心细致地解答,从不区分对方的身份。他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是传道,就要不分内外,一视同仁。有工程技术人员不好意思地说:“陈老师,我不是你的学生呀。”他总是笑着说:“你读过我写的书吧,读了,那就算是我的学生了。”是啊,搞石油矿场机械的人,又有谁敢说没有读过《石油钻采机械》呢?

陈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耕耘于三尺讲台,几十年兢兢业业,从不马虎,成就了他的治学风格,也影响着他的同事和学生。陈老师任矿机教研室主任三十余年,为让青年教师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教研室严格执行着青年教师的试讲制度。记得我在试讲前,将我的讲稿送给陈老师审阅,拿回来后,看到陈老师在我的讲稿上密密麻麻写了多处详细的批注,告诉我每个知识要点讲解时的注意事项。他明确指出,作为教师不仅是自己懂,而是要让别人懂,这之间是要有加工的,需要雕琢的,要用最浅简的语言将课堂内容讲清楚。这些简朴的教学理念,使我终身受益。陈老师平时字迹流畅,带有行草风格,不熟悉他字体的人常会为辨认他的文稿遇到困难,但是在讲台上,他的板书极为工整。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教学服务,一点一滴都表现出老师的敬业精神。

陈老师待人处事非常随和,平易近人,和同事们和睦相处,表现出他的个人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但也有例外,他对于居住国外工作的同事或者学生回来看望他,他都不是那么热情。他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党和国家培养了青年人,青年人就应报效祖国。国家培养你读了大学甚至读到研究生,你不去报效祖国,却去为资本家服务,于情于理,总有些不妥,他也有些看不太惯,于是无法热情起来。一件小事足可以看出老先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陈老师基础根基非常深厚,得益于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在学习的道路上,陈老师从未止步。除在钻机工作理论上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外,在相似理论、系统动力学、机械振动等方面,陈老师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带领团队先后解决了模型钻机设计、钻井泵动态分析、井架振动、抽油机噪声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70岁的陈老师又开始学习非线性系统,撰写了《混沌、分形及其应用》,将非线性理论引入机械模态的分析,以拓展石油机械理论研究的方法。

陈老师虽为学者,但多才多艺,他博览百家、泳技超群、舞姿优雅、音色淳厚,但这些都没有成为陈老师退休生活的组成部分。陈老师退休后的生活极其简朴,按陈老师的话说,他这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爬格子”(用方格纸写文章),陈老师不会计算机输入,所发表的文章都是在方格稿纸上一笔一划手书出来的。在庆祝80寿辰会上,他讲了自己的设想:整理一下自己几十年的文稿,继续为石油机械的发展做出贡献。5年后,出版了《陈如恒文集》第1卷石油矿场机械进展和第2卷混沌、分形及其应用合订本,计85.2万字。紧接着,陈老师又开始整理系统分析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3年后出版了《陈如恒文集》第3卷机械系统分析动力学与振动模态分析和第4卷连续系统力学与机械动态设计合订本,计96万字。直至驾鹤西去,陈老师用厚厚的文集给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我脑子里,陈老师是一位博学、勤奋的拓荒者,勇挑重任,引领我们开创了石油矿场机械学科,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正直、慈祥的长者,言传身教,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工作。我虽想描写先生的伟大,却没有找到先生哪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或者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就在这平平常常中,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平淡而高雅。正是无数在自己岗位上默默无闻却踏踏实实的共产党员,成就了祖国的发展,铸就了党的辉煌。愿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平凡工作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国家。

祝愿我们党更加兴旺发达,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我校退休教授,曾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