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研学营

宝岛印象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1日 17:17 作者:邱杉杉

想去瞧一瞧美丽曼妙的阿里山姑娘,想衬着落日红霞倾心聆听日月潭的神话传说,想在澎湖湾金色细软的沙滩上浅声哼唱,留下脚印一串一串……

我做到了,在冬季的研学营。

告别北国的瑟瑟寒风,三个小时,八千米高空。等待着的是炎炎烈日还是和煦暖阳都无所谓,我都会张开双臂热情拥抱晴朗。

如同这里的明媚天气,宝岛人民开朗阳光。从飞机落地到结束返航,无论是研学营的伙伴还是街边擦肩的陌生人,每一张脸庞都笑意盈盈,暖人心脾。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宝岛的苍翠浓郁,如果有人问我南回公路真的如人所传的那般惊险曲折吗,我想即便绞尽脑汁我也只能忆起那绵延不绝层峦起伏的绿色。

台湾大学的傅钟声,穿越历史带来的心灵震撼还未消散,义守大学的青年学生又为我们打开了环保创新的科技之窗。两岸学子在相同的知识体系中,交流着不同的理念和方式,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在新竹清华大学僻静清幽的梅园里,我又见到了梅贻琦老先生的这句话。这次的研学交流,我切实体会到了这句话的蕴意。台湾地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之姿,这是我此次访学交流的最大感触,也是赴台交换同学们的深切体会。正如高苑科技大学张教授所言,“你们的竞争对手不在你们的学校,也不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

通常认为,宝岛之所以被称为“宝岛”,在于其风光绮丽,资源富饶,但在我看来,宝岛不仅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更拥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在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我们偶遇了神奇的“蓝硒工艺”;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追溯每件珍品蕴藏的历史;在孔庙,我们更加确定海峡两岸的传统文化同宗同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和谐共存。每一次扑面而来的熟悉感,是骨子里血液流淌的亲切。

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沉淀并不是一次七天的环岛之旅能够感受完全的。匆匆一面,至今已经过去五个月。我想念高山阿妹的嘹亮歌声,想念脚踩沙滩追逐白浪,但更想念旭日暖阳和那笑意盎然的脸庞。

作者:邱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