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品展示

三个诸葛亮队续写作品

作者:唐悦、肖遥、李佳欣

(一等奖作品)

小爱与大爱——一个父亲的抉择

环境1801唐悦、环境1801肖遥、环境1801李佳欣

  孙老是退休防疫站站长。他一直教育孩子们“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受他影响,他的四个孩子都踏上了医生这条路。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以往的和谐美满,孙老天天听着看着一波又一波让人揪心的报道,他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为国家度过危难奉献出一份力量。

  他缓缓走到正在做午饭的老伴身边,说起了疫情,越说越激动,老伴知道,他是为孩子们感到骄傲,此时四个孩子都在为疫情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抗疫一线工作又充满着危险,孩子们很可能被感染。孙老想起了他当时的选择,又想起了全国人民被疫情困扰的现实,坚定多于怀疑,肯定多于否定,他相信自己和孩子们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两位老人又在犹豫要不要给孩子们打电话……

  正当孙老拭去脸上的泪水时,老大孙瓦带着他的妻儿按响了门铃。孙瓦一家边进门边说:“爸妈,我们下来看看您二老,弟弟们都不在家吗?今天我轮休,有时间就来陪陪你们。”说话之际,孙瓦的孩子石头打开了电视机,孙老夫妇还没来得及回答大儿子的话,只听孙子石头兴奋地叫道:“看爸爸!看爸爸在电视里面!这引得孙老二人和妻子何媛纷纷坐到电视机前。原来电视上正在播报援鄂医疗队的抗疫日常。孙瓦作为一名隔离病房科主任兼援鄂医疗队队长之一,他讲述了他一天的工作:这几十天以来,我们几乎是“连轴转”。从强化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参与确定诊断标准、制定诊疗方案、指导发热门诊、组织病例讨论到确保信息报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任务,这样效率也比较高。我们还主持并参与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技巧”系列讲座,试图去了解到更多关于抗疫的注意事项和诊疗方案。同时我们还与相关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每天1点能躺在床上,就是很幸福的事。我印象中,最晚的一次,工作到凌晨5点,8点还要到医院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有时候凌晨我们就已经在开会了。其实最开始工作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适应一整套装备。你们现在其实可以看到我穿着紧密的防护服,口罩也戴得严严实实的。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穿上这套装备,快要喘不过气来。但是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住院的病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一直处在一种紧迫的状态,每一个人都像一根绷紧的弦,也就慢慢地习惯这套装备了。所幸我们这段时间付出的一切都有了相应的回报,现在每日新增病例大大减少,医院的病房也慢慢空了出来,这令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石头眨巴眨巴小眼睛,问孙瓦:“爸爸,你们在里面工作,都得穿成个样子吗?”孙瓦一下眼里闪烁着什么,格外的通透明亮,点了点头。坐在一旁的妻子握紧了他的手,孙老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孩子!好孩子!”石头不解,问爷爷说:爷爷,你是在说我吗?这里只有我是孩子呀!”大家伙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温暖又欢乐。这时,电话响了……(肖遥续写)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老孙你快来帮我看一下锅,我去接下电话。”还没等孙老应声,刚剥好虾仁的何媛在水龙头下冲了冲手,赶紧说道:“没事我来我来,妈你接电话去吧,是不是四弟快到家了。”老伴刚走出厨房,看见孙老已经拿起了手机,小石头也凑了过来,嚷嚷着“开免提开免提”。孙瓦正摆着碗筷,听说是四弟的电话也围了过去。接通后另一端的人语速却很快:“喂,妈,刚刚医院送来一位重症患者,人手不够我得在这加班,今天不回去了啊。”“那儿子你吃饭了没啊?”“吃了吃了刚吃完,我这边挺忙的,患者情况不好,我先挂了啊。嘟,嘟,嘟……”老伴叹口气,白了孙老一眼:“跟你年轻的时候一个样。”孙老也挺失落,但还是打趣到:“毕竟我儿子,像我,好样的。”老伴接过手机,不再理他。老四一毕业就去了急诊科,时不时的加班她也习惯了,只是最近这疫情,让老四更忙了。

何媛把刚出锅的排骨端出来放在餐桌上,看着情绪不高的两位老人,想到前天丈夫让她先瞒着父母的消息,心里一紧,看了丈夫一眼,孙瓦微微摇了摇头,何媛这才问道:“爸,妈,怎么了?四弟说什么了?还有多长时间到家?”两位老人没说话,小石头跑过来抱住她大腿:“妈妈,小叔说他今天不回来了,小叔上周明明答应我这次回来给我画小恐龙的,小叔说话不算话。”说完小嘴就撅了起来。何媛蹲下身揉了揉石头的小脸:“好了好了,小叔这不是工作忙吗,等小叔忙完了,让他给你画两个小恐龙。石头去洗手吧,妈妈再炒一个菜咱们就吃饭了,很快的。”“怎么了我画的不威武吗?非要小叔给你画。”孙瓦假装生气敲了一下石头的头。孙老舍不得小孙子受一点委屈,赶紧说到:“我带石头去洗手,卫生间湿别滑倒了。来,爷爷跟石头一起去。”

何媛起身正要进厨房,婆婆叫住她,冲她摆摆手说:“小媛你别忙活了,咱几个吃不了那么多菜,虾仁先放冰箱去吧,过两天再说。老四今天不回来,又得有四五天休息不了了,我们俩也吃不了多少,这两天你和老大带着石头过来吃吧,省的你们还得单做饭。米饭是不是好了,我去给石头盛饭。”何媛答应了一声,就进厨房收拾剥出来的虾仁。婆媳俩出来时,孙老刚好把孙子抱到了椅子上,小家伙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会儿已经开始笑嘻嘻的要肉吃了。

和家里温馨的气氛不同,市医院里正忙的焦头烂额。下午五点多送进来的患者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奶奶,有哮喘病史,送过来时已经高烧一下午了。经核酸检测后,确认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经过孙医生和同事们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在晚上八点左右将患者的病情稳住了。这期间,孙医生只匆忙的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根本没来得及吃饭。忙完这边,孙医生又赶去帮忙给其他患者做检测。幸而有爱心企业的捐助,目前他们还不用担心物资的问题,但是现在每日消耗很大,如果不将疫情尽快控制住,物资迟早出现缺口。孙医生问自己,害怕吗?他确实害怕过,尤其是二哥的事情之后,但是他明白自己的职责,他明白这个时候他要比其他人更镇定。孙老没有因为他是最小的孩子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从小的教育让孙医生在这个危难时刻毫不退缩,他要撑起的,是他所有患者的希望,也是所有家属的希望。(唐悦续写)

而此时此刻,远在北京市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老三——孙朔已经有近三个月的时间未曾回家,甚至由于其工作的保密性和特殊性,他都鲜少能够与父母亲人报个平安。就在今天,2020年3月16日20时18分,他得知了一个足以让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他所属的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还记得2020年1月24日,当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后,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使命便落到了他们的身上,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和队友们始终奋战在实验室,不断地尝试、又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总结反思中,最终得到了一种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它采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向人体内输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基因。他们在窃喜之余,仍然谨慎地对它进行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测试,当听到“可以投入试验”的消息时,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喜悦的泪水,随后在2020年3月18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参加广州市疫情防控发布会时表示,“中国新冠肺炎疫苗已通过动物实验,将用于人体临床实验!”更像是给他们注射了一剂强心针!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回顾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无怨无悔、无愧于父亲的教导“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只是想起年迈的父母、身在武汉前线殊死拼搏的大哥二哥、当然还有他最宠爱的急诊科医生,他的年纪虽小却勇于挑担的四弟,他好思念他的亲人们啊,不知他们是否身体无恙?

“孙朔!外面有人找!”同事的声音将他从思念的情绪中抽离,他匆忙起身,却倏地感觉胸口一阵刺痛,不觉踉跄了一下,他摇了摇头,感叹生理的疲惫加之情绪的起伏让他有些恍惚了,但距离研究所大门口越来越近,他心中的沉重压抑感却愈发强烈,门外是一张写满哀伤和惋惜的面庞,他的不安感达到了顶峰,脑海中一闪而过地竟然是他的二哥的身影,“您好,请问是孙适的兄弟孙朔先生吗?我是孙适医生的战友,今天早晨6点,他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因公殉职了,这是他仅有的随身携带的日记本,请您......节哀......”他麻木地听着,机械地伸出手去接那个被包裹的日记本,然而剧烈地颤抖却出卖了他并不宁静的内心,外面的人叹了一口气,紧紧地将本子放在他的手心,又一次郑重地说了那两个他痛恨听到的字“节哀”,缓缓地敬了一个军礼,他转身疾步走进宿舍,背靠在门上,终于不再抑制地失声痛哭,二哥的日记里记录了他在感染科的日常工作、与患者的对话、对家人的思念等等,翻到最后一页,只有一段话——“我见过了太多生离死别,那里面有我的病人,还有我的战友......我却从未因做出这个决定而后悔,或许明天我也会离开人世,但只要我今天还是一名医生,我就要勇敢地面对病魔!为人民安全保驾护航!倘若我不幸离开,我无愧于父亲的教诲、无愧于医者的责任、无愧于国家的使命,只是有愧于我的亲人,他们会为我痛苦、流泪,如果真的有这一天,希望拿到这个本子的朋友,能够尽力地开导他们尤其是我的父母,我更希望他们会以我为骄傲!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还有,告诉他们,我永远爱他们......!”

看完这段文字的老三,默默地擦干了眼泪,他其实明白:无数医护人员时刻都在与死神殊死搏斗,他只是一时间无法接受死亡降临在自己的二哥身上罢了,他立刻想到了大哥和小弟,还有他们的父母是否知情,又是否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正当他准备给大哥发消息的时候,小弟的短信和大哥的私信几乎同时传到了他的手机里,三个人默契地决定暂时瞒住父母亲,将这份悲痛的秘密埋在心底,调整好心态,像二哥所希望的那样,继续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因为国家还需要他们,人民还需要他们......(李佳欣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