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 王大勇摄影
王德民院士阐释“循环驱替、同井注采”新工艺 王大勇摄影
【本站讯】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王德民做客第十五期黄岛讲坛,作题为“颠覆性的‘循环驱替、同井注采’四次采油新工艺的进展和现场效果”的报告,向师生系统讲解创新开发模式和工艺,使特高含水层、低丰度油藏和四次采油区块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的设想和现场实施效果。副校长姚军主持报告会,300多名师生在现场聆听报告,众多师生通过网络直播同步观看。
王德民院士从目前我国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的新工艺以及以此提出的“循环驱替”油田开发新模式,并对目前现场试验和应用推广结果做出详细介绍。
王德民院士认为,在低油价条件下,为使我国的原油产量持续高产、稳产,必须解决油田开发目前存在的四项基本问题:注水开发油田含水越来越高;油田井数越来越多导致生产成本高;新提交储量中的低丰度油藏比例越来越高;三次采油后达到或接近废弃条件的区块越来越多。
王德民院士将影响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总结为“投资太大”和“原油生产成本过高”两个方面,并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更大幅度地降低投资与成本、提高油藏动用程度,就必须想办法从改变开发模式入手。”他认为,近几年小规模试验应用的“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工艺”是实现大幅度减少井数和产水量的新工艺,而新开发的这套工艺催生出的“循环驱替”开发模式便是改变现在的开发模式的良药。
王德民就其研究团队研发的“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的工艺原理、工艺水平和效果进行详细阐释,并结合了同井注采工艺原理图等内容专业详尽地对新开发模式进行讲解。
同井注采,是利用井下油水分离装置,把油层产出液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分离成为水和低含水油,通过井下泵系统将水回注地层,低含水油举升到地面,实现同一井筒同时注入和采出、一井两用,实现大部分地下水不采到地面,在地下循环回注再利用,油井只采低含水油,从而大幅度减少注入水的无效循环以及地面大量处理、集输水的设施,并大幅度减少井数。这套新工艺对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地面工程都提出新的要求。
井下油水分离装置是这套工艺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为此,王德民院士研究团队研发的“多杯等流重力驱型”井下油水分离装置,运用了许多新的油水运移原理,已经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取得很好的效果:油水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分离后的水质比较好;分离装置长度大幅缩短;分离装置适应性比较强;分离装置效率受来液含水率和含气率影响比较小,并且由于装置内的流速很低(小于1毫米/秒),几乎没有磨损,可以满足近期推广需要。
王德民院士结合多个图表和真实数据对“同井注采工艺”主要技术进展情况:井下注采泵系统、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同井注采的监测工艺以及同井注采管柱可以适应的注采层位关系等七项技术做出详细的阐释。
王德民院士指出,目前四次采油技术已经进行了十多口井的现场试验,应用新的采油工艺,油田产油在含水量以及水油比上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试验井实现了稳产,在生产数据、节能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已初见成效,目前正在扩大试验规模。“在推广这项工艺后,油藏被废弃的政策和经济界限需要重新研究确定。”王德民院士强调。
王德民院士对“同井注采”工艺目前以及完善之后油藏和油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作出讲解,并指出“‘循环驱替’开采方式是一个全新的开发模式,对油田开发的各方面都会带来新问题,需要用新的方法去解决。”油田开发规划、地面设计、采油队伍等等,王德民从各方面提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对发展、完善工艺和扩大应用领域的建议。
报告最后,王德民院士表示,“循环驱替”开发模式和“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工艺技术,经过几年的小规模推广使用,见到了很好地初步效果,显示了这种开发模式和工艺技术有望在低油价条件下使我国的高含水油田、废弃油田和低丰度油田能够经济有效地开发。他说,应该进一步完善、发展、推广这套工艺,以便使石油工业早日走出低油价的困局,为降本增效、增储上产做出贡献。
王德民院士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勉励学生进行更加深刻、全面、专业性地学习,并投入到科研和创新中。
王德民院士将自己在校期间珍贵的照片捐赠给学校档案馆留念,照片中展示了他丰富的大学生活,见证了那个时代石油学子在艰苦环境下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的青春力量。报告结束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王德民,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同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曾任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24项。荣获世界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会员奖”和“提高采收率开拓奖”,并被授予“终身会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国外专利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译作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