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岛讲坛 > 正文
【黄岛讲坛(第18期)】王浩院士阐释生态流域建设新理念
发布时间:2018-03-12 10:30:08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报告会现场 杨安摄影

王浩作题为“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论生态流域建设”的报告 杨安摄影

王浩院士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 杨安摄影

【本站讯】3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做客第18期黄岛讲坛,为师生作题为“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论生态流域建设”的报告。副校长操应长主持报告会,并代表学校向王浩院士颁发荣誉教授聘书。

王浩从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战略发展需求出发,阐述水资源及生态流域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当前存在水问题的根本症结及对策,重点解析了生态流域理念及生态流域建设顶层设计。

王浩指出,党的十九大继续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强调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水是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与演化的控制性因子,决定着陆生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状况。他通过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和世界第四大湖之一的咸海两处水流域的历史变迁,阐明水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水的演变是生态演变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解决水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表明水的良性循环是健康生态的基本保障,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结合全球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王浩详细分析了传统水问题及现代水问题主要表现形式,解析产生水问题的根本症结是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深,自然与社会水循环在循环通量上此消彼长,在循环过程上深度耦合,在循环功能上竞争融合,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洪涝灾害、河道断流、黑臭水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水问题。而通过反思当前治水模式上存在时间、空间“末端治理”的问题,提出通过生态流域建设,整体提升流域的综合调控性能,建设全流域的综合服务功能,进行水循环过程、水生态过程、水化学过程和水沙过程等多过程的综合调控,以解决多种水问题。

说起“生态流域”这一理念的提出,王浩解释,密集型的特点造成中国城市水问题的特殊性,该理念是基于中国国情逐步形成的。他认为流域早已不再是没有人类活动时那种自然的、只发挥生态功能的水循环,而是演变成了“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流域水的属性增加了:原来单一的生态属性由于人类介入后新添了“环境属性”,流域的经济属性、资源属性也变得突出。王浩表示,水问题本质是水循环失衡,表现为洪涝、干旱和水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生态流域建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良性水循环,水与人类社会相适应,其科学内涵可概括为“洪涝海绵化、黑臭清洁化、雨水资源化”三方面。从生态流域的三大科学内涵出发,王浩表示可以在流域尺度和单元尺度实现三大耦合平衡,即洪水平衡、污水平衡和用水平衡。

“生态流域”建设要想更快更好地改善环境,王浩表示,还得从顶层设计入手,为此他将“生态流域”建设的顶层设计分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8个层次的目标,循序渐进,通过对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进行综合调控,实现资源再生、生态多样、环境良好、社会文明、经济发达的多级目标。王浩认为建设“生态流域”,要坚守流域统筹、单元控制和系统均衡三大设计原则,并采用“层层剥笋”的总体思路,从“绿色”到“灰色”,从坡面到河道,对于流域的水循环调节能力进行配置、建设与运维。根据生态流域的三内涵,王浩表示要实现生态流域三平衡,需要采取三类基本措施,即建设防洪排涝体系、污染控制体系和雨水利用体系,在“一片天对一片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贯彻和遵循系统均衡的原则,统筹安排,优化布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讲座的最后,王浩院士表示,生态流域应重点关注“人-水-生态”的相互关系与协同进化。生态流域建设不是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运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探索创新技术,实现健康、和谐、高效的“新的生态平衡”和绿水青山。

报告会后,王浩与师生开展广泛交流与互动,并结合青岛目前所面临严重水危机现状,鼓励师生用实际行动节约水资源。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博士生导师。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提出“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系统建立了水循环及伴生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过程综合模拟与多维调控技术体系。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出版专著36部,申请专利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

【 作者:杨安 孙伟 李博一 何星嘉 张庆冬 来自:新闻中心 科技处 大学生传媒中心 化学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蒋大森】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