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 王思佳摄影
吕安迪作题为“德国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的报告 李新燕摄影
【本站讯】日前,德国明斯特大学能源与资源经济学教授吕安迪做客第38期黄岛讲坛,为师生作主题为“德国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的报告。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否处理好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德国作为能源短缺型国家,同时也是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启了能源转型进程,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突破意味着其能源领域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能源转型前景依旧扑朔迷离。吕安迪依托前沿能源经济数据与能源战略研究成果,从基本脉络、措施建议和现状与挑战三个方面阐释了德国能源政策的基本思路,并分享自己关于能源转型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认识。
明晰发展脉络,构建目标评估体系
反核运动可以看作德国能源转型的起点。从德国绿党建立Energiewende(能源转型)一词广泛进入公众视野,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引发持续关注,再到可再生能源立法机制的引入,德国政府和公众对于能源转型的信念愈发坚定。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政府就可再生能源系统做出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决策。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事故爆发震惊世界,德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之前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逐步淘汰核能。
“绿党成立后,政党政治在能源方面的影响更加显著。”吕安迪提出,在反核运动的强力推动和后续“去中心化”支持者的推波助澜之下,德国政府先后推出一系列能源政策,其中核能政策立场的转变更是折射出能源在德国政党博弈中的命运浮沉。
吕安迪认为,实现兼顾经济可行与环境友好的能源供应是21世纪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能源转型需要科学监控,而构建合理可行的目标评估体系无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有效保障。德国政府在经过大量样本数据科学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将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目标设定为实现一定程度的能源独立、推动自身经济增长、刺激新一轮节能技术创新和促进新能源技术输出。
控制能源格局,推动转型发展进程
作为德国国家能源转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吕安迪对于能源转型的走向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结合德国能源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与公共政策以及自然环境容量,他与在座师生分享了针对能源转型的十点建议,从控制、管理与完善三个层面提供了能源转型借鉴方案。
吕安迪认为,实现能源转型应首先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体系并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系统,通过提升二氧化碳定价实现气候目标并减少煤炭发电。将煤炭逐步淘汰,进而实现“以电代气”、“以电代油”的目标,最终使德国成为煤炭净出口国,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问题的必要途径。具体在淘汰煤炭落后能源产能方面,德国煤炭委员会专门制定计划减少煤炭发电产能,到2022年煤炭发电量减少至30GW,到2030年逐步减少至17GW,最终实现2038年之前煤炭彻底退出德国能源市场的目标。
将行政部门与市场机制有效融合,共同营造构建能源新格局。通过强制性命令将能源价格交由市场公允定价,从而提高能源供应的效率及灵活性。“能源效率虽不断提高,但是实际改进效果却低于目标值。使用动态定价,能源需求将变得更加灵活——在用能高峰时段提高能源价格,降低能源需求并稳定基础设施;在低峰期则适当降低价格标准以平衡供需。”
电网的输送能力是德国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利用的瓶颈,时序间歇性以及平均输电距离增加,导致德国政府需要对电网进行延伸拓展以得到更大的可再生能源供应空间。调查显示,2015年末,长达563千米的电网架设完工后仍未达到目标预期。因此近年来,电网互联范围持续扩大,互联电网间接储能系统的作用得到充分释放。
在调整能源结构、控制传统能源的过程中,仍需完善分配机制,保障产业竞争力。目前的能源支出主要由政府引导、政府管制及市场驱动三方面因素组成。吕安迪表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稳固市场运作,通过家庭和企业的最终用户支出总额确定负担能力指标;根据家庭平均电价、工业平均电价以及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合理配比,公平分配成本,合理分担开支。
分析发展现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放眼未来,吕安迪展望德国能源转型所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就目前而言,二氧化碳的定价和能源税改革仍需完善,从技术、电网和市场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仅仅依靠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不足以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目标;另一方面,具有长期能源需求的目标部门,如电力部门、热力部门和运输部门,能源需求市场中的各主体存在耦合错位,使得电网扩建的目标难以实现。吕安迪提到目前电网收费、市场分割总成本仍在调控之中,但只有当欧盟内部建立起与德国同步一致的电力交换机制,能源转型才能真正实现。
尽管能源价格是工业成本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在全球能源匮乏的窘境下,各国必须接受能源价格大幅调整的现状,为气候措施买单。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应抢抓机遇,实施可再生能源支持计划,通过电网扩展和内部能源市场协调方案保障能源安全。这些问题的存在证明了能源转型的不易,也促使吕安迪及其团队继续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
最后,吕安迪就相关问题与到场师生进行热烈讨论。他认为,能源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中德两国共同努力,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
吕安迪(Andreas Löschel),德国明斯特大学能源与资源经济学教授,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能源转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应用微观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和气候变化经济学。在Nature Climate Change, Applied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nomica, Energy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50余篇文章,担任Climate Policy, The Energy Journ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等期刊编委,曾任Economica, Energy Policy等期刊特刊主编。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F.A.Z.)经济学家排名中,多次入选德国50位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