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体伟
【本站讯】近日,学校收到1956级老校友周体伟先生捐赠的图书《日记与回忆》。全书分上下两卷,收编了周体伟先生从解放初期至2017年底的日记和回忆,详细记录了他参加抗美援朝、在北京石油学院学习,以及长期在石油石化领域的工作和生活。周体伟在北京石油学院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曾担任过班长、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校通讯网负责人、校广播台编辑、校摄影组组长、海燕诗社副社长等。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依旧对学校各项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青年大学生成长十分关心,回校参加海燕诗社活动,向海燕诗社题赠其夫人毛葳画的国画“诗情画意高山流水”,撰写与学校相关的回忆文章。此次周体伟先生向学校赠送图书,并写来饱含深情的书信,把自己“亲历的历史”展示给师生,“供以后的学子参考”。
我们从《日记与回忆》的附录中,选取了油气储运专业1987级校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杰训撰写的《海燕初飞文化繁荣——炼厂机械专业1956级校友周体伟回忆校园文化生活》一文(有删改),带我们一起回顾北京石油学院时期校园文化生活,也以此表达我们对一位老学长的敬意。
周体伟向学校捐赠的图书《日记与回忆》
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建校已经66年。建校以来,学校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更是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母校的发展受到众多校友的关注和支持,牵动着许许多多校友的心。穿越了66载的历程,北京石油学院炼厂机械专业1956级老校友周体伟已经85岁了,他精神饱满、充满热情地回忆了北京石油学院建校之初的校园文化生活。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建立不久,百业待兴,生产建设急需人才。为了加快人才培养,国家重点加强了高等教育,新建了许多高等院校。1953年5月29日,政务院明确将“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独立为北京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这就是中国石油大学的源头。当时,北京西北郊学院路上著名的八大学院,其中就有北京石油学院。学院路一带成为大学生们最活跃的地方,有志青年来自四面八方,在公交车上可以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
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增加了高校的招生名额,号召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报考大学。八大学院的学生猛增,仅北京石油学院在校生就达到5000多名,成为八大学院里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
周体伟就是那时考入北京石油学院的。他193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教师家庭,“七七事变”前返回老家成都。1950年从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过解放西藏的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8月复员,从朝鲜回到四川,在家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1956年他被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录取,从此成就了他一生和石油事业的缘分。经过五年学习,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石油部北京设计院从事炼油厂设计工作,后来成为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的高级专家和国外项目部主任,为国家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事业工作了四十多年,贡献了毕生精力。
周体伟从小就爱好读书、写作,思想积极进步,解放不久就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军后,曾任部队政治部青年科工作员,负责在部队发展团员,建立青年团组织。抗美援朝期间,他担任连队的文化教员,参加了金城反击战等战役。他写的诗歌受到著名诗人、军队作家胡征的关注,并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发表了作品,那可是当时与《人民文学》杂志并驾齐名的文学刊物。他创作的歌曲在参加平壤战役后恢复建设的志愿军战士中广为流传。
周体伟是一名社会活动和文化方面的积极分子,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后,他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曾担任过班长、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校通讯网负责人、校广播台编辑、校摄影组组长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担任过海燕诗社副社长。海燕诗社是1955年初冬成立的,1957年时应该是海燕诗社成立后的第二届“领导班子”。作为爱好广泛、十分热心的积极分子以及学生中文化活动的领导人物,他接触和参与了学校的许多文化活动。
50年代中期,全国的生产建设和思想政治热情高涨,大学生的思想也十分活跃。周体伟还记得,1956年到1957年期间是大学生活中学习最紧张活跃、最自由快乐的日子。那时,北京石油学院的大学生中成立了许多文化社团,有合唱团、海燕诗社、大学生美术社、摄影组、通讯组、《海燕》文学杂志编辑部等,后来还成立了话剧社、舞蹈队等,经常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那时较大型的活动常在大饭厅或地质楼419阶梯教室举行。由于阶梯教室比较大,设施良好,视野开阔,是上大课或组织活动的好地方,当时学生中曾流行一句话:“记否,记否?大课就在419”。周体伟至今还保留着当年他为大饭厅搞活动的场景画的速写。
因为当时学校在北京,具有与文化名人接触的优越地域条件。那个年代,名人大多不大计较名利,也很少摆架子。北京的作家、演员和文艺团体与各大学联系的都比较多,他们都非常愿意跟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生接触和交流。如著名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乐团、北京青年电影演员剧团、中央实验歌剧院、北京实验话剧团、中国铁路文工团等文艺团体都曾多次到学校来演出。他们中的一些名人、名家、演员经常到学校来和学生座谈,给学生们作报告、参加朗诵会,或者演出,那时学生们想见到名家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例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于是之曾应邀来学校进行诗歌朗诵,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姜祖麟作为主演曾来校演出著名话剧《最后一幕》,北京曲艺团的著名演员、相声大师侯宝林曾来校表演相声,著名作家赵树理曾来学校作题为《小说写作与欣赏》讲座,著名作家冯雪峰曾来学校作题为《鲁迅文学作品欣赏》的讲座,北京青年电影演员剧团的著名青年演员黎铿和其他演员一起来校举行诗歌朗诵会,黎铿曾朗诵了郭小川的诗歌《向困难进军》。1959年8月20日,著名作家老舍应邀来校,他针对当时文艺方面的有关问题,主要是话剧与戏曲方面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讲话当中,他对文艺界有的人缺乏对祖国历史知识的了解深感难过,他讲到有一个部队文工团的演员竟然不知道韩信是何许人。老舍建议大家应当注意欣赏戏曲,又和大家谈了初学写作的有关问题。他的报告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在学院路上,由于八大学院比较集中,因此各大学之间也经常联合举办文化文艺活动,常常组织联合晚会、联合舞会等。如老舍来校作报告时,校学生会就邀请了北京钢铁学院和北京航空学院的一些同学来参加。1958年5月,北京的大学生们分批参加建设十三陵水库的劳动,北京石油学院就和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农业学校和北京中医学院联合起来,在劳动工地编辑出版了油印的《劳动快报》,十三天里出版了十二期,深受工地上同学们的欢迎。周体伟是《劳动快报》的主要记者和编辑,报头就是他设计刻写的,最后一期《劳动快报》上还刊登了他写的诗《告别战友》。
在全校的许多文化活动中,周体伟都是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学校或者下工厂劳动组织文艺汇演时,他策划节目,编歌曲,写快板,组织演出。在兰州炼油厂劳动期间,他还协助党委给工人文学爱好者们编印过诗集。在海燕诗社的工作和活动中,他更是积极分子。海燕诗社是由爱好写诗、读诗和朗诵诗的同学们组织起来的,到1957年周体伟担任副社长时,成员有30多名同学。诗社一般每两、三周活动一次,活动内容是讨论或交流社员的诗歌作品、推荐好作品在刊物上发表、练习朗诵、准备诗歌朗诵会等。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就曾多次在朗诵会上被朗诵过。
195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海燕诗社组织了大型的诗歌朗诵会。周体伟创作了题为《共青团员》的长诗,经过集体修改后,组织了近20名社员集体朗诵,主要的朗诵者有周复昌、樊正鸿等。朗诵会在大饭厅举行,事前贴了海报并在广播台播送了通知。朗诵时来了很多同学,大家反响很强烈。后来,他们决定把朗诵会办到校外去。1958年5月4日当天,大型诗歌朗诵会在北京颐和园的排云殿前举行。那天是礼拜天,颐和园里游人很多,他们情绪激昂的朗诵受到了游人们的热烈欢迎,朗诵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周体伟的记忆中,1957年6月成立了《海燕》杂志编辑部,担任编辑的有周体伟、林仲豪、程连亮等人。《海燕》是综合性文学刊物,是全校大学生文学写作爱好者发表作品的园地,既发表诗歌也发表文章。《海燕》的刊名是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1955年冬天为海燕诗社题写的,当时他写了两幅“海燕”供诗社选用,诗社研究后选用了其中一幅。刊物是十六开,铅印,封面色彩有红色、蓝色和黑色,是几只海燕在飞翔的图案,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海燕”二字横排在上侧突出的位置。
《海燕》于1957年7月23日出版了第一期,铅印了2000本。这一期上发表了林世洪写的诗——《致海燕》(1957.7.14)。当时,在北京的高等院校中,学生出版铅印刊物的并不多见,因此《海燕》受到了校内外同学们的喜爱,很快就分发光了,还不断有外校的同学前来索取。《海燕》在当时的北京高校尤其是学院路的八大学院学生中广为流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海燕》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周体伟他们还采访了北京的一些作家,得到了作家和出版社的热情支持。9月中旬,《海燕》出版了第二期,这一期有一张美术插页就是北京出版社义务制版印刷的。这一期上发表了周体伟的一篇散文《战士和胜利》,文章怀念他在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战友孟班长。《海燕》第二期一出来,同样受到了校内外同学们的欢迎。
为出版这两期刊物,编辑部花费了很大的精力,除了组稿、编辑工作之外,还有文字校对、配合印刷、发行等大量工作。由于编辑部里没有专职人员,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少,也无法固定,而政治运动又逐渐增多,周体伟等人深感力量不足,困难很大。学生会和编辑部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只得忍痛停办了。但《海燕》刊物的创办,充分反映了当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年轻大学生的创造活力。周体伟曾经保留过这两期刊物,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遗失了。
后来,随着“反右斗争”的进一步开展,政治运动不断增多,一些骨干成员相继退出了海燕诗社,诗社的活动越来越少,渐渐销声匿迹了。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也丢失了。
周体伟还回忆起陈毅元帅到学校工地视察时的情景。当时陈毅元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还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他十分关心石油石化工业,也十分关心青年大学生。1958年夏天,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在北京六铺炕建设土炼厂时,陈毅元帅到工地视察并看望学生。他问同学们:“你们将来准备做什么呀?”同学们纷纷回答:“国家搞经济建设,我们要当工人发展经济”,“国家需要粮食,我们去当农民种粮食”,“我们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中去”。陈毅元帅说:“你们是大学生,不要只想着当工人、农民,你们要当科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使人严谨,文学家使人聪明,对国家建设都是大有益处的。”
是的,对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的修养非常重要。人们的主要精力,当然会集中在自己的事业上,但没有哪种事业可以离开文学艺术的渗透。文学艺术的熏陶会使人们心灵净化、情操高尚。同样的工作,可因艺术的不同渗透,而使其成果有高下、深浅、雅俗之分。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需求,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世代延续的,对于石油大学的学生来说当然也是如此。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才是对人性的尊重。现在有些青年思想过分功利主义,对他们自己是个损失,老一辈的科学技术专家,无论中外,在人文方面都是有很深造诣的,这对于人生成长和科学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周体伟老校友在回忆过去时光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关心关怀。
我毕业28年,由于工作关系,多年来一直与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直关心着母校的发展,关注着“海燕”的成长。令我惊诧的是,周老今年已经85岁了,毕业已经近60年了,是什么让老人至今还对那段岁月保留着清晰的记忆?我觉得,是青春的激情,是文学的热情,是对母校的深情。我想,应该有相似的记忆在每一位校友的心灵深处珍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