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底,由中国教育部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校俄语系大四学生周照婷从本次359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三等奖,并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俄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日前,记者对周照婷及部分俄语系老师进行了采访,报道师生一起备战竞赛经历和俄语系育人心得,以激励石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时代重任,勇做各自学科领域的排头兵。
此刻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公告栏被围得水泄不通,公告栏上贴着晋级复赛的名单,来自144个高校的359名选手都悬着一颗心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这时一位女孩举着手机冲向自己的指导老师:“老师,我进了!”她的指导老师是被学长学姐们称为“人狠话不多”的孟宏宏,此刻孟老师正满脸微笑看着这个短暂兴奋之后又马不停蹄准备复赛的小姑娘。
坚韧执着的万里征程
眼前这个姑娘高高瘦瘦的,眼睛亮晶晶的,“我从大一开始陪跑,今年终于撞上了‘终点线’。”这位自称是“陪跑队员”的姑娘就是周照婷,我校俄语专业2016级本科生。
备战竞赛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由于比赛的“阅兵场”性质,每个高校都早早开始准备,争取不错过每个“俄语苗子”,我校文学院俄语系也不例外。初赛进行了两轮,一遍一遍地辅导,一遍一遍地淘汰,最终确定好了人选。
“在我准备比赛期间,系里老师都对我关心备至,经常利用课间的时间让我上台演练,外教老师为我一遍又一遍修改演讲稿,有时候半夜给老师们留言问问题都会收到回复。我成功的背后是俄语系全体教师默默努力的结果。”言谈话语间,能感受到周照婷对俄语系老师们的钦佩与感激,“还有已经毕业的涛哥,也是我们的智囊团。”照婷口中的“涛哥”是2015级学生尚丰涛,他是上一届的获奖者。
“我们出去比赛,别人可能记不住我们的名字,但会记住我们是石大的学生。”周照婷说,“所以我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不敢有一丝的松懈,想着不仅是为自己而战,还是在为俄语系而战,会更有动力。”周照婷说到这里有点不好意思,“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为了石大呈现出更好的自己。”小姑娘眼里的红血丝、眼下的黑眼圈都是奋力争取、挑灯夜战的“证据”。
不忘初心的言传身教
俄语系起源于1953年成立的俄文教研组,但是“没大没小”是俄语系的老传统了,孙大满、周瑞平、孟宏宏等老师们通通变成学生口中萌萌的“满满老师”“平平老师”“宏宏老师”。在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已经毕业的学长们频频回来刷存在感也不足为奇了。
周瑞平老师是我校俄语系主任,学生的凯旋让周老师特别欣慰。她说:“我们的学生接连几年在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中获奖,我们为学生感到骄傲。俄语教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管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还是带学生出国做实训,都是为学校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
俄语系注重国际化办学,每年俄语系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赴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或彼尔姆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每个毕业季,俄语系更是捷报频传,在学术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北大、北外、北师等俄语强校深造;在就业上,优秀的学子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甚至有专门的单位来系里寻觅人才。“我们俄语系的传统就是师生团结一致齐上阵,在上合峰会上,我们的师生都担任了重要角色。要想学生教得好,首先我们老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做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做学生的表率,言传身教比多少道理都管用。”俄语专业学科带头人孙大满教授信心满满地说。
台上周照婷的眼中闪着光芒,“Кто же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Это,может быть,и ты,и он,и она,и я.Иными словами,герой именно среди нас!”(究竟谁是当代英雄呢?他们或许是你,是他,是她,也有可能是我。总之,当代英雄就在我们之中!)倒计时结束了,周照婷的声音回响在演播厅,响亮,激昂。她顺利结束了自己的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环节,迎着掌声走下台来,孟宏宏老师面带笑容,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精神长激励,薪火永相传。不忘初心的奋斗精神,坚韧执着的学习氛围,正为今天的俄语系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