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带领学生仰望星空——记师德标兵、石油工程学院教授王志远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7日 15:55 作者: 来源:

仰望星空,辽阔深邃;求索真理,奥妙无穷。

在石油工程学院,有一位带领学生仰望星空、享受学术的青年教授——38岁的博士生导师王志远。

王志远是我校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石油工程专业第一位青年长江学者。

在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王志远就带着一届届青年学生望星空、寻奥秘、探真理。

为人师表,从小就有个教师梦

1981年12月,王志远出生在泰山脚下一个朴实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

受父亲影响,做一名老师的梦想从小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当老师能在讲台上领着学生探索奥秘,老师是最神圣也是最伟大的职业。”这个梦想指引着王志远不断前行。

2000年9月,王志远进入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学习。大学期间,他爱好广泛,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和广播电台,做采访、写新闻、办院报,当学生记者的他在二年级就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获得新闻宣传奖学金。

但是他最用心的还是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一口气读完研究生、博士直到博士后。这期间,王志远被油气井工程深深吸引,那些亟待解决的一个个问题就像神秘的星空,激发了王志远的科研兴趣。王志远尽情地在石油工程这个广阔无垠的空间里遨游。

在读书及任教期间,王志远深受石油工程领域一大批名师的影响,他们炉火纯青的学术造诣、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无私的师德风范深深打动了王志远,也成为他努力向前、潜心学术的榜样。“我的身上有孙宝江老师的影子,而老师身上更有名师俊彦的学术风范。”

在这样优秀的环境里,王志远忙碌地穿梭在教室、实验室、生产现场、学术报告厅……

而他最喜欢、最享受的地方还是讲台。一月月、一年年耕耘在那三尺讲台上,手持粉笔,面对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王志远回想起一位位老师以及父亲的身影,回味他儿时当老师的梦想,更加坚定他做一位好老师的愿望。

要当一位好老师!带领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老师。这是王志远矢志不渝的坚守。

立德树人,品格是成才第一要素

“培养学生,我最看重的是品格。也就是总书记讲的立德树人,‘德’一定是第一位的。”在王志远的眼里,选拔研究生以及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他最重视的不是聪明不聪明,而是非智力的品格素养。

考取或保送王志远研究生的学生,有很多在成绩上并非名列前茅,有的也并非具有先天的智力优势。但王志远在选拔和整个培养阶段,始终注重学生科研精神、团队合作、奉献意识、持之以恒等品格的磨砺和锻炼。

王志远再忙,也不会放下对学生的指导。他在吃饭路上,出差的火车上,抓住一切时间关注学生课题进展,了解学术科研进度。他常围绕一个问题,与涉及的五六个学生一起讨论。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依靠这种头脑风暴,一批批学生锻炼了科学素养、提升了科研精神,为人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育人是春风化雨般缓慢的过程,我十分重视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王志远带着这种教学理念,每周雷打不动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一次,讨论问题、定好思路,抛出问题让学生查资料自学。

刚开始,学生觉得看懂资料了就去汇报进展,但面对老师的几轮问题就因为掌握不深入、研究不系统而面面相觑。从此以后,学生便潜下心来转变思路,有时候查找阅读了近十年的一百来篇论文,把相关的五六十篇论文看的滚瓜烂熟,这样扎实的研究在王志远面前才顺利“过关”。

润物无声,甘做学生引路人

博士研究生潘少伟与王志远相处了5个春秋,在潘少伟的记忆里,每次在深夜离开实验室返回宿舍时,对面王老师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如果没亮,那王老师肯定是出差了。”

在日常生活中,王志远的一言一行就像一盏明灯,为一届届学生指明方向,指点迷津。

王志远从来没有耳提面命地教育学生,他在引导学生成长上,润物无声,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生活情况,更关注他们的思想进步。

博士研究生张剑波在刚上硕士研究生时,目标就是“拿个文凭、找个工作。”这其实是不少硕士研究生读书的朴实选择,无可厚非。在“研究”了王志远的成长轨迹后,张剑波发现导师28岁博士毕业,30岁博士后出站,35岁获优青资助、成为青年长江学者……

张剑波找到了导师每天忙忙碌碌而不知疲倦的秘诀,体味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无限潜力,他终于明白了王老师那句话的意义: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20岁到30岁这个区间,如果不拼搏、不努力,将来再努力为时已晚。张剑波其后选择读博也就自然而然了。

“希望我们像老师一样优秀!”老师身体力行,榜样引领的作用是无限的。

近年来,王志远参与研发了基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的井筒压力控制方法、低抑制剂用量深水气井测试水合物防治方法、抑制酸性气体突发膨胀的井筒压力控制方法等,在国内外20多个油气田应用。这些科研成果在缅甸、西非、刚果(布)等10多个海外区块推广使用,减少了钻井事故,缩短了钻井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醉心科研的道路上,王志远并非“不懂生活”、“没有情调”。只要不出差,王志远会准时出现在周三晚上的体育馆里和学院老师打两场,或者与学生一起在楼下篮球场流汗。除了打篮球,王志远还有读书的嗜好,每天晚上不管忙到多晚,他至少要阅读半个小时的文学名著才睡觉,“最近在看《活着》和《白鹿原》,虽然《白鹿原》看了好几遍了。”让王志远最享受的还有周末陪女儿的美好时光,只要不出差,他会安排一天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品美食。

这就是王志远,他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一连串令人羡慕的学术称号,却说自己就是一位普通的大学老师,他最看中的是为培养人才做出的点滴努力。

这就是王志远,一位“育天下英才”的“青年才俊”,一位带领学生仰望星空、追求卓越的青年老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