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主题:隐蔽油气藏勘探
学术报告时间:2010年6月18日
学术报告地点:青岛校区工科楼C座七层学术报告厅
学术报告安排:
6月18日上午
08:30-09:30:断陷盆地滩坝砂岩油藏形成与勘探
主讲人:王永诗 教授级高工
09:30-10:30:隐蔽圈闭分布的层序模式与预测思路
主讲人:邱桂强 教授级高工
10:30-11:30:复杂及隐蔽油气藏地震解释技术
主讲人:穆 星 高工
6月18日下午
14:00-15:00:济阳坳陷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勘探
主讲人:石砥石 教授级高工
15:00-16:00:陆相断陷盆地富集有机质成烃与控藏作用
主讲人:徐兴友 高工
16:00-17:00:洼陷带砂岩油藏分布规律与勘探技术
主讲人:高永进 高工
17:00-18:00:陡坡带砂砾岩体“断-坡控砂”模式与油气成藏
主讲人:田美荣 高工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简介
地质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64年7月27日,主要承担国家、中石化及胜利油田勘探开发重大科研项目与新技术攻关,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研究、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中长远规划部署、战略研究,油田勘探开发生产部署、油气储量评价研究、新老区产能建设方案编制,油田油、气、水、岩石测试和分析等任务,是一个能够独立承担油气田勘探开发全过程的多学科地质综合研究任务的科研单位,也是目前胜利油田唯一集勘探开发于一体、多学科并举、多专业渗透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被誉为油田的“地质参谋部”,是中石化重点研究院。
全院现有职工1197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990人,博士后15人,博士83人,硕士389人;教授级专业技术职称20人,高级职称34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部级专家6名、油田高级专家9名、院首席专家6名、院专家21名。设26个三级单位、8个机关部室、5个机关直属单位和5个四级单位。拥有勘探、开发及测试三大分支研究机构,已建成中国石化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中国石化地质资料托管中心、山东省提高油气采收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沉积与储层评价、油气生成物理模拟、油气藏渗流机理、油层保护、化学驱、二氧化碳采油等6个油田重点实验室。拥有勘探开发专用仪器设备260余台套,固定资产原值6.09亿元,净值2.30亿元。
建院40多年来,我院始终把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创新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并为之不懈探索,取得丰硕成果,共获科技进步奖785项,其中国家级21项、省部级135项。尤其是“十五”以来,丰富发展了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等8项新理论认识,配套完善了油气资源评价、湖相碎屑岩储层预测评价、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化学驱油等20项技术系列,其中2项跻身中石化6大核心技术行列,5项成为中石化专有成套技术,4项成为“胜利十大技术品牌”,初步构筑起具有胜利特色的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体系,有力指导了胜利油田乃至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开发,实现了胜利油田连续27年新增探明储量过亿吨,连续13年保持储采平衡;多次承担新疆、江苏、中原以及阿尔及利亚、墨西哥等国内外油田技术服务项目,在国内外石油技术市场树立起了“胜利地质”品牌形象,为石油勘探开发理论的丰富完善和胜利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2年我院荣获首批“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1995年测试中心整体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1996年获国家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2001年被接纳为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成员协会会员。继1995年整体通过国家计量认证之后,2004年石油地质测试中心又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2008年,我院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和全国首家“品牌文化示范单位”,2009年首次跻身石油工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行列。自2002年以来,我院连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评为中石化和油田先进科技集体。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01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