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通知》(教技司[2017]360号)通知精神,为进一步优化我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引领和支撑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现组织申报2018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学科
1.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创新引领的优势学科。
2.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产业发展、有望实现颠覆性创新、催生新产业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学科。
3.面向国家发展重点领域、问题导向、文理融合的综合智库型支撑学科。
二、申报条件
1.学科基础:
依托学科应为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
2.人员构成:
(1)应聘请10名以上国外人才团队,其中包括:1名以上国际一流学术大师,5名以上高水平学术骨干;或成建制10人以上国际一流国外团队。
(2)国内人才团队10人以上,其中包括5人以上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3)两个“111基地”不得引进同一名国际学术大师。
3.人员条件:
(1)国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研究机构任职或受聘于世界一流学科队伍中,与基地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
(2)国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对中国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国际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3)国际学术大师应为外国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或国际公认的一流专家学者,其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
(4)国外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拥有创新性思维,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5)国内工作时间:国际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国外学术骨干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保持有1名以上国外学术骨干长期在基地工作。
(6)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科研骨干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有一定比例。
三、申报要求
1.本次申报采取限额方式,每个单位限报1项,学校最终推荐指标1项。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按照申报条件和要求,结合学校发展整体规划,认真组织、公开遴选,公示无异议后方可申报。
3.请申报单位按照申报要求认真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申请书》(见附件),于2017年11月20日前将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合并装订成册)、电子版光盘一式1份,报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逾期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外专引智系统”(http://202.119.81.147:8000/UPC)上报“111计划”有关申报材料。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柳丽娜 赵春露
联系电话:86981952 86981295
附件: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请书.doc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1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