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活动中心,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安晨展示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新华社发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推动“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打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语言景观的柔性建构作用不容忽视。它以公共标牌为载体,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公共空间话语权竞逐的重要阵地,能集中展示城市语言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及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其呈现形式浸润式地影响着民众的语言使用态度和文化身份认同。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把语言景观纳入城市管理乃至国家治理的范畴,用公共标牌文本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增强相关国家和地区人民对“一带一路”的理念认同和情感认同。
我国的语言景观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以一线城市为主,对“一带一路”相关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的语言景观缺乏深入调研,对语言景观的管理重视不足,标牌语言乱象横生。未来应从加强语言服务和语言管理的层面改善语言景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认同及国家形象的培育。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语言服务如何更好地应对多语并存的语言现实及日益多元的人口结构,是“一带一路”相关境内城市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研究表明,我国的语言标牌存在多语杂糅、中文缺失、用字失范、翻译失误等现象,语言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在“一带一路”相关境内城市开展广泛的语言景观调研,从标牌受众的视角考察其对语言标牌的信息服务需求,提高多语标牌的信息可读性及译文准确度,从工具性和人文性层面构建一致、连贯、规范的语言景观,实现标牌语言国际化,打造能为世界“读懂”的语言景观。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官方通用语言50余种,民族语言200余种,跨境语言约40种,语言生态复杂多样。语言景观集中反映了各国的语言使用状况、社会语言秩序、民族语言活力等情况,能为“一带一路”的语言安全战略制定提供现实依据。语言景观作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民心相通的一把钥匙。充分发挥语言景观的传播效应,创新“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可在跨境范围广、使用人口多的国内边境地区的公共标牌中适当使用跨境民族语言,借助跨境语言文字的亲和力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通过公共标牌隐喻的开放对话空间深化理解互信,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方案”的认同感。
标牌语言属于社会用字中的街头用字管理范畴,是我国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语言景观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其配套的地方实施办法、部门行业法规等方面。语言景观已成为我国语言管理的重要领域,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在政策文本的完善、公共标牌的实际监管及公民语言意识等方面仍待加强。
2000年出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一系列部门行政法规都为标牌语言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如《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地名管理条例》《广告语言管理条例》等。在全球化背景下,多语标牌如何通过语码的物理空间置放方式凸显中文为主、外文为辅的语码关系,既体现我国主体多样的语言政策,又兼顾标牌受众的身份文化认同,成为新的问题。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地方法规中,近半数未提及外国语言文字的地位及使用规范。同时,部分行政法规在标牌语言规范的问题上存在分歧,缺乏衔接。如道路交通标牌采用“英译+汉拼”的形式,而地名标牌则根据单一罗马化原则采用“纯拼音”形式,这导致官方标牌规范不一。
鉴于此,应加强语言景观与新闻传播、视觉技术、美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公共标牌中各语言的可视性和凸显性程度,对多语标牌的具体呈现形式提出兼具学理性和操作性的立法依据。同时,加强国别研究,从他国的语言景观政策中汲取营养,完善我国的语言景观法律体系。
(作者:巫喜丽,系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战菊,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2019年7月27日)
相关链接:光明日报:打造“一带一路”亮丽语言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