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杨安 白澳阳 石庆毅)6月25日至27日,“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本届论坛以“非线性检测——剖玄析微的利器”为主题,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等12所单位承办,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等33所单位协办,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9所单位作为本届论坛支持单位。1100余位来自八个国家的无损检测技术方面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65家设备生产厂家参展。
6月25日,远东论坛理事会主席强天鹏宣布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开幕,中国特检协会理事长林树青和西南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高晓蓉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学校学科发展状况及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开幕式中,来自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无损检测协会代表受邀致贺词。
本届论坛期间累计举办包括光声与超声分会场、电磁分会场、核电专场、人工智能分会场等13个学术报告专场,安排学术报告(大会报告、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共计499场,举办相关研讨会4场。来自国内外无损检测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先进的检测技术、方案及应用案例,现场气氛热烈。
开幕式结束后,世界著名复合材料微观力学和无损检测技术专家、SPIE无损检测终生成就奖获得者、Karol Family 荣誉教授、美国塔弗斯大学工学院院长、担任本届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的曲建民教授作主旨报告——“结构材料无损伤评定的非线性超声方法”。他首先介绍了最新的非线性超声模型,将测量到的非线性超声信号与表征结构材料损伤状态的相关微观结构参数联系起来。接下来就几种超声波测量技术,包括二次谐波和非线性波混频的产生进行讨论。他指出:“这次报告将以高强度高温合金的疲劳损伤、不锈钢的辐射损伤、铝合金的塑性变形、ASR 诱发的混凝土损伤等为例进行总结。这些研究清楚地表明,非线性超声波测量提供了定量输入,用来确定材料状态和测量结构材料中的损伤。”
此外,美国NDE4.0委员会成员Ripi Singh博士作“工业4.0背景下的NDE4.0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B.F. Spencer, Jr.教授作“民用基础设施监测的进展:从研究到工程实践”主题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徐春广教授作“无应力制造技术”主题报告,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复合材料中心刘松平教授作“超声检测的基本问题研究与进展及应用”主题报告,江苏中特创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强天鹏教授作“全聚焦相控阵技术的焊缝检测优势及应用展望”主题报告,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名誉教授霍春勇作题为“中国高强度大口径天然气管道的发展”的主旨报告,中电科集团41研究所总工、国家重大仪器专项专家组组长年夫顺研究员作“现代测量技术体系架构及发展动态”主题报告, 分别从应力、超声波、民用基础设施、现代测量技术等不同的方面提出自己在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思考与领悟,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6月26日,2019远动论坛颁奖仪式与晚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殷晓康副教授与西南交通大学的黎晓云主持召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伟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高晓蓉教授宣读评奖结果,本届论坛共评出3项荣誉奖、3项论文奖和一项竞赛奖。由《无损检测》杂志社推荐的40年如一日奋战在无损检测工作一线,倾尽全力,默默奉献,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李衍先生获得“远东论坛仰止奖”;“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由潜心超声检测研究、创新性成果累累的南京大学刘晓宙教授获得;“中国创造特别奖”由从事高铁无损检测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持续奋斗近20年,勇攀高峰,成就卓越的主导科技团队获得;三项论文奖奖项分别由国内、国外的27名组织或团队获得。
6月27日,部分参会专家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机械完整性检测实验室、海洋结构物安全实验室、石油工业训练中心进行参观交流,,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是一个立足中国,辐射海外的无损检测专业论坛,自2004年举办至今已成为工业领域无损检测行业内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国际学术性交流会。正如本届论坛承办单位代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教授在开幕式致词时提到:“本届论坛的举办,为无损检测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学术成果,碰撞学术火花,共商学科发展大计的舞台。”姚军希望以本次论坛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国内和国际无损检测领域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乃至质量与安全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法治与新闻(2019年6月29日)
相关链接:法制与新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